沙河小伙捐髓救上海小患者 河北首例采用“口腔拭子”技术
1月29日,来自邢台沙河市的志愿者赵旭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为上海一名2岁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据悉,赵旭超是河北省首例采用“口腔拭子”技术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河北省第278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1985年出生的赵旭超,是沙河市迎新集团三四分厂的一名职工。2015年6月,他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看到一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因找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者,最终遗憾离世。“我的小孩两岁多了,特别可爱,看到这则新闻时,心里特别难受,就有了捐髓的想法。”赵旭超说,他立即通过网络查到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的电话,并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想捐髓。
在河北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赵旭超很快参加了邢台市组织的一次志愿者入库活动,正式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据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和以往留取血样采集DNA信息不同,赵旭超是通过采用“口腔拭子”技术采集造血干细胞留样入库的。这种采集方式相比留取血样而言,志愿者不用再扎针抽血,而且口腔粘膜细胞基因完整、更新速度快,易于采集。2015年11月5日,入库短短4个月,他就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一定要捐!”当时正上班的他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并立即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健康体检,一切顺利通过。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