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种植> CAMLOG牙种植系统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CAMLOG牙种植系统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2016-01-19 14:45:19    浏览: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Camlog是在25年临床研究及应用的基础之上吸取现代口腔种植学研究最新成果、新概念、新标准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的德国牙种植系统。其核心的改进是,牙种植体与上部结构设计有独特的高密闭、耐负荷、零旋转的内连接方式。该专题报告者将以自己的临床体会,结合国内外同领域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文献之见就该系统的设计理念、种植体与基台的独特连接方式、适应证、临床应用经验及系统的不足作一评述和介绍。

1.Camlog牙种植体的设计理念

1995年由德国Kirsch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推出了这一25年经验积累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一系统的市场推出较Branemark等其他系统晚,但其设计的理念是克服现存许多系统及种植体设计中的机械、美学与功能等问题,对种植外科、修复医师及技工而言,该系统所需配件较少,且操作简单容易,同时使得种植义齿的临床长期效果变得可靠且具有预见性。

2.Camlog牙种植体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牙种植体分为三种不同形状即根形种植体(roottypeimplant)、螺纹柱状种植体(screw—cylinderimplant)和柱状种植体(cylinder implant)。该种植体的特点是;①临床操作简便;②生物力学稳定;③既可用于一段式手术,又适用于二段式手术;④既可用于前牙,又可用于后牙;⑤既可用于延迟种植,又适用于即刻种植;

3.牙种植体内外结构设计及与上部结构的独特连接方式

外部结构:根形牙种植体在颈部有-1.5mm高度光滑的部分,向根方有-0.5mm高度并具45°。内倾斜角的机械光滑表面即Bioseal Bevel,再下方为喷砂加酸蚀的具有自攻性的螺纹表面结构;  内部结构:在颈部上缘有3个完全对称、深1.2mm,相脚20‘的固位锁槽,上部结构(基台)上的3个相应的固位栓则就位于锁槽中。再下方为上部内螺纹,牙龈成形基台及许多修复过程中相关上部结构则是通过螺栓固位于此螺纹。该螺纹内侧的空间则是容纳修复上部结构伸入种植体内部的管状部分。最后在其下方内收45°之后则是下部内螺纹,最终冠修复体则是通过基台螺栓固位于此螺纹上的。

获得专利设计的三点式管套管内连接法(tube—in-tube—design)使得种植体上下结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抗旋转力强且稳定。

4.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该种植体生物相容性好、骨结合率高、操作简便、抗旋转设计科学合理、修复基台选择性较广、上部结构通用且多样化;不足之处显示配套钻削工具的切削效力不及Branemark高。

5.评价

种植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长期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口腔卫生状态,修复前后的软组织处理,种植修复方式,还取决于种植体本身的设计及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研究证实,种植体与其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是在功能负荷时能够承受并分散颌力的关键因素。因此Camlog种植体的独特管套管连接方式的设计,在机械上高度稳定和零旋转,是一种形态密合连接,而非传统的压力锁结式连接。其稳定性在恒定受力测试中高出FDA标准100%,在持续变化负重测试中高出FDA标准60%。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