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牙齿脱敏剂——高科技生物玻璃,新一代专业治疗牙本质过敏技术
牙本质过敏的困扰和传统治疗的局限
中华口腔医学会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0-60岁的成年人中有29.7%的人每天都会受到牙本质敏感的困扰。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都在承受牙齿遇冷、热、酸、甜等物理、化学机械性刺激带来的疼痛。
牙本质过敏患者苦恼的根源来自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完善。目前牙本质过敏的传统治疗基本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改变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临床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激光治疗和化学性试剂治疗,疗效不太稳定,并且都会对牙齿本身及牙周组织造成化学性损伤。其二、降低牙髓神经兴奋性。主要利用钾离子的成分,降低神经传导电位,麻痹疼痛,减轻症状。大多脱敏牙膏用此方法,可以适度缓解疼痛,但仍会不断反复发作,无法起到根本的治疗效果。
对于专业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美国著名牙髓病专家Grossman提出了六条标准:1、对牙髓无刺激;2、使用时相对无疼;3、容易操作;4、作用迅速;5、效果稳定;6、不使牙齿着色。迄今为此,尚没有一种脱敏剂完全符合上述标准,直至奇妙科技材料---生物玻璃的出现。
高科技材料生物玻璃的出现
在人们的印象中,玻璃是脆弱易碎的,然而生物材料学家研制成一种崭新的玻璃材料,它不仅能置入人体内部,而且可以制成人造器官零件,尤其在骨(牙齿)重建上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这种奇妙的玻璃被称为生物玻璃。
生物玻璃的发现源自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亨茨教授一个巧妙的想法。他从模拟动物骨头组织的化学成份着手,成功地突破了免疫系统的防线,一举制成了奇妙的生物玻璃。动物骨头的主要成份是羟基磷灰石,其化学式写作Ca5(PO4)3·OH,亨茨以二氧化硅和五氧化二磷为主要成份组成网络形成剂,选用了若干种不同的配比来制造玻璃。结果发现,这些化合物真的可以变成羟基磷灰石,在玻璃体内部形成了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再加上氧化钠、氧化钙和氟化钙等网络变性剂,改变了玻璃的性质,就制成了奇异的生物玻璃。
亨茨曾把猴子的大腿骨截去一部分,用生物玻璃接上去。猴子进行“换骨手术”后42个星期便恢复了健康,又能欢蹦乱跳地到处跑了。自从生物活性玻璃发明以来,已经作为医疗器械在牙科、骨科骨缺损修复以及软组织损伤愈合临床上在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在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上已得到美国FDA、欧盟以及中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
新一代专业治疗牙本质过敏技术的诞生
由于生物活性玻璃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诱导组织再矿化的特性,在90年代中期,美国生物材料公司开始生物活性玻璃在口腔保健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研究发现,生物活性玻璃不仅具有促进组织生长和再矿化作用,而且还具有口腔菌的抑制作用。这样开发出的口腔产品——奥威尔牙齿脱敏剂能够利用新材料专业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同时,还具有对牙周杀菌的疗效,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生物玻璃如何修复暴露的牙本质,进而治疗牙本质过敏呢?
奥威尔牙齿脱敏剂主要成分是CaO-Na2O-P2O5-SiO2(生物玻璃)。在显微镜下是小的微粒,主要通过“骨重建”的理念起到修复作用。
首先,当生物玻璃材料在进入口腔,遇到水或唾液时,迅速吸水,释放钠离子,PH 升高到8.5,在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我们知道酸性环境会让牙齿分解,腐蚀牙齿,而弱碱性环境真好利于牙(骨质)的重建。
第二步,生物玻璃释放钙、磷离子,这些是骨质重建必须的原料。而最为奇特的的是生物玻璃中的SiO2。由于带负电荷,可以立刻开始吸附组织再生所需的人体构造基块如生长因子、胶原蛋白等,而且可以搭建网状结构,可以使患病部位形成羟基磷灰石层(HA),与牙釉面化学成分结构相似。这样迅速阻断和覆盖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使牙釉质达到在矿化的效果,强化脱敏作用。
图片: 电镜下: 插图
另外,生物玻璃释放的钠、钙离子可以改变细菌内外的水平衡,导致细菌脱水死亡,起到明显的杀菌作用,这样对临床的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奥威尔牙齿脱敏剂的修复是一种生理性修复,而不是简单的阻断和麻痹。深度再矿化修复牙釉质缺损和牙本质小管是奥威尔牙齿脱敏剂从本质上改善牙齿的作用,同时安全无氟配方,使用方便,不伤牙龈等特点,基本满足了口腔专家Grossman提出了六条标准。并且全新的杀菌作用又增添了独特的亮点。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4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该产品在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均获得了II类医疗器械的认证。
随着奥威尔牙齿脱敏剂的问世,相信通过高科技材料改变牙本质过敏现状的时代已经到来!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