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崩溃的“牙痛”并非牙齿出了毛病
人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疼痛,是每个人都不愿感受的肉体体验,但又不时困扰着每一个人。在各种疾病中,有一种疾病所造成的这种疼痛体验,被称为“疼痛之王”。而且,由于其发作部位位于颜面部,很多人不明究竟,常把这种疾病误判为牙痛。这种疾病,便是三叉神经痛。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颜福根告诉记者,当这种疾病发作,疼痛感来袭,患者痛苦不堪,很多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或消除巨痛,但难以铲除病根。患者如果要彻底摆脱三叉神经痛的困扰,最好的办法,便是进行颅脑手术治疗。那么,脸颊上的疼痛,为什么要进行颅脑手术呢?
剧痛来袭 生不如死
据介绍,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这种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发病人群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着年龄而增长。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疾病骤发、骤停,疾病发作时,患者会感受到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性、放射性的难以忍受的剧痛。说话、洗脸、刷牙,甚至微风拂面或走路时,都会导致这种疼痛感出现。疼痛可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随后,疼痛感消失,患者又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但周期可长可短,长则数年才发作一次,短则几分钟内反复发作。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感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如果三叉神经痛频繁发作,剧痛感一波波来袭,患者痛苦不堪,感觉生不如死。
三叉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为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属于非常重要的神经组织。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在鼻、唇角、脸颊部位,患者常会误认为自己的牙齿出现了问题,于是向牙科医生求助。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常常会被误诊为牙痛,结果,病没治好,反而祸及了原本健康的牙齿。
虽然,三叉神经痛和牙痛疼痛部位相近,且在牙痛初期,患者也会感觉到阵痛,与三叉神经痛的骤发、骤停比较相似。但是,两者仍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存在“扳机点”,而牙痛没有“扳机点”。所谓“扳机点”,就是疼痛触发点,“但凡这个扳机点受到些许的刺激,便可导致疼痛来袭。就像手枪的扳机一样,一旦扣动扳机,便可触发子弹底火、射出子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扳机点”各不相同,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由于触发点的存在,给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无法洗脸、刷牙,一些触发点位于舌根部位的患者,甚至难以进食、不敢吞咽口水。更甚者,微风吹过患者面颊时,三叉神经痛也会发作。
颅脑手术 并不可怕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分为多种情况:一是脑部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造成对三叉神经的刺激;二是头部出现肿瘤,肿瘤压迫了三叉神经;三是神经供血异常导致。绝大多数患者都属于第一种情况。由于患者的先天性因素,导致紧挨三叉神经的脑部血管对神经形成压迫。所以,要根治这种疾病,使患者彻底摆脱痛苦,就要从脑部入手。
三叉神经痛患者如果经过脑部CT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受到血管、肿瘤压迫,便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根治,对于超过90%的患者都有效。对于三叉神经痛早期或轻度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最常选用的治疗方法,但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就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而且,需要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不断加大剂量,对身体造成很大的药物伤害。目前,微血管减压术是根治三叉神经痛的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手术的成熟,国内一些大型医院正是通过微血管减压术这种颅部微创手术来根治三叉神经痛的。
对于这种令人生畏的剧烈疼痛,家住三水湾的李女士深有体会。李女士今年52岁,2007年夏天,她第一次发病。首次发病时,一阵短暂的触电般疼痛划过她的左侧脸颊,她最初以为工作太累,觉得是感冒引起的头痛不适,吃点感冒药、休息休息,应该就好了。但这样的疼痛感却并没有彻底远去,后来,去医院检查后,李女士才知道自己是三叉神经痛,这也是她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疾病。由于发作还不算频繁和严重,经过针灸等治疗,李女士也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去年9月,李女士左脸的疼痛感再次袭来,这一次,她明显感到疼痛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说到疼痛的感觉,李女士直摇头:“什么痛都可以忍,这种痛,你无法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作。一发作,会让你痛到生不如死,舌头都会麻掉!我不敢洗脸,不敢刷牙,不敢吃东西。实在饿坏了,家人用开水泡两片饼干,直接倒进我喉咙里。别人走近我,我都害怕……”令李女士深感痛苦的是,药物根本不起作用,病痛的困扰让她险些丧失生活的勇气。
如今,李女士接受了手术之后,已经康复出院。她摸着隐藏在耳后的刀疤说:“现在出去,人们都看不出我一个半月前动过手术。原先,一听说是脑部手术,我和家里人都挺害怕。没想到,手术后我可以这么快就恢复正常生活了。”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