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上海医疗机构首开“酒方门诊”,为患者一人一方定制药酒治病

上海医疗机构首开“酒方门诊”,为患者一人一方定制药酒治病

2016-04-06 10:10:12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人民网
字体大小: - +

酒方是一种药也是一种保健饮品,并非人人适合,虚寒、气滞血瘀等人群适合,且须根据个人体质适度饮用。

酒也能治病——始于中国汉代、可用于治病的传统中医“酒方”,有望进入更多医院。

记者近日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获悉,该院自去年8月开始在院内部分科室开设“酒方门诊”,通过中医诊断,为患者开设一人一方用于药酒制作。与市面所售药酒相比,由专业的中医药专家开设的药酒,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诊断基础来调制,可以更为有效地治疗某类疾病。

截至目前,“酒方门诊”已开设半年,每月患者达到300-400人。但专家同时指出,酒方是一种药也是一种保健饮品,并非人人适合,虚寒、气滞血瘀等人群适合饮用,且须根据个人体质适度饮用。

开方后9天才可取到酒

何谓“酒方”,简而言之就是用酒泡制的方剂,也即人们常说的“药酒”。药酒作为传统剂型之一,能够治病养生。据《黄帝内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文献记载,药酒因其疗效显著从而得到广泛应用流传至今。

其实,在中国《本草纲目》中相当多的药方已经采用酒来泡制,中药在水中和酒中浸出的成分并不同,一些中药更溶于酒而不是水。“从特定品种甘草中提取的天然美白剂甘草黄酮这种中药,溶于酒而不溶于水。中国把中药方剂和酒溶于一体,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快,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能较快发挥作用,临床观察,酒方比一般汤剂的治疗作用快4-5倍,比丸剂更快。

去年8月,经过两年多筹备,医院终于开设出“酒方门诊”,起初仅在骨伤科、风湿科等开设,能开出酒方的医生数量也仅仅只有8名。但经过一系列专业培训,医院可开酒方的医生数量达到20多名,如今开放了37个酒方门诊,患者数量也从原来的一周数人,到现在的每个月300-400人,且目前没有接到一起患者投诉。

目前患者前往“酒方门诊”不入医保,挂号费18元,医院根据患者自身疾病被分诊至内分泌、风湿、骨伤、治未病等不同门诊,医生辨识患者身体状况后,开出方子,大约经9天时间,患者就拿到自己专属的药酒。

值得一提的是,酒方目前在一些科室得到创新运用。如在骨伤科等一些科室,部分酒方在饮用功能之外还有外敷功能,为此医院同时研发出喷剂,受到诸多患者认同。

“酒方”并非人人适合

也许有人会说,医院挂号配个药酒太复杂,不如在家自制。也许有人会说,市售药酒同样宣称有多种治疗功效,但专家指出,千篇一律的药酒其实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

针对上述这种情况,专家指出,首先,自己泡酒选的药材不一定适合个人体质,医院泡制的药酒因采取了特殊工艺,如萃取法可以把药的有效成分全部提取出来,而市面上存在不少勾兑的药酒有饮用风险,其一是勾兑酒不能保证里面中药的成分稳定,其二是部分药酒度数太高,患者饮用治病最后反伤身。

同时,专家指出,酒方并非人人适用,虚寒、气滞血瘀等人群往往更为适合饮用。张慧敏介绍,以皮肤类疾病为例来说,除酒精过敏人群外,一般性的皮肤过敏也不适合酒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一定要远离酒,反之症状只会越来越重,而像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很适合酒方,去理气活血化瘀,药物在酒的借助下发挥的疗效更好。

“酒方门诊”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患者本人前往,经过医生诊断方可开方,即使患者本人不在场,也必须有患者此前的就诊记录、药物记录等,针对不同病情、体质来开具。

目前,医生开具的一个酒方疗程一般可饮用45天至2个月,剂量为三斤、六瓶药酒,但酒剂均不入医保。

即使患者酒量再好,都不能一次大杯饮用,建议限量每日30毫升。下一步,医院还将研发低度数的药酒,在保证药效不变的同时,供更多人群饮用。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