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民营口腔医院符合条件应纳入医保范围
“加快推进民营口腔医院标准化、上水平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口腔医疗服务需求,规模化就成为民营口腔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在接受环球网的采访时提出建议,应当将符合条件的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院同等政策。
申请开办新医院,审批过程存在很多难题
党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这为民营口腔医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全国各地申请开办新医院的审批还存在很多难题。”姜明表示,根据国务院要求,社会办医医疗机构审批实行属地化管理,但是各地审批条件和流程的差异、审批周期的长短、行政作风的优劣等都直接影响到医院开办的效率,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政策模煳、审批拖沓、故意为难等现象,使得民营口腔医院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国层面的规模化发展。“据我了解,拜博口腔医疗集团在全国40多个城市,拥有200多家连锁医院(门诊)。在跨省跨市铺设分店过程中,每一家都要有一个独立的名字,都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难以实现‘肯德基’那样的品牌连锁效应,这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化、规模化发展。”
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姜明建议,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应当进一步完善民营口腔医院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实现政策制度与现实情况的对接,出台适应新形势的规定要求。
“据我了解,民营医院对进入医保的唿声一直很高。以北京市为例,根据规定民营医院经营三年就可以申请医保定点,但事实上,此项政策难以落实,像拜博口腔这样的民营医院一直无法普遍纳入医保定点审核。这种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姜明认为,在推进民营口腔医院发展中,应当将符合条件的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院同等政策。不应当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也不应当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理由,拒绝将民营口腔医院纳入医保定点。
“纳入医保、简化手续是促进民营口腔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便民、利民、惠民政策的体现。医保定点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衡量因素之一,虽然目前对民营医院来说,申请医保定点不是很容易,但长远来看最终会实现。”姜明对此很有信心。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打通医师资源发展空间
此外,还应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打通医师资源发展空间,应当充分鼓励医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医师的职称晋升、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不应当受到多点执业的影响。姜明建议,在民营医院的医师职称评定方面应当设置符合实际的有别于公立医院的差异化条件,在职称评定委员会中设置民营医院评委,让民营医院的医师也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得到同等尊重。
“从国家/卫生部的层面,一直都是非常鼓励支持师多点执业的。当然,在实际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限制,比如医师职称评定主要是按公立医院的模式确定,而民营医院的模式与公立是有区别的。无论公立还是民营,对医者的业务水平都有高要求,对医者也都同样的尊重。我相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也会逐渐完善。”姜明表示,“我对民营口腔医院的未来非常看好,希望民营医院能在医疗水平/医师资源/团队管理/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继续进步,为患者提供贴心的医疗服务。”
(姜明,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理事。)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