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腔新闻> 为什么人人都想要一个医生朋友?

为什么人人都想要一个医生朋友?

2016-08-26 11:59:09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丁香园
字体大小: - +

目前,中国的医患关系可以说处于无解难题。

医生说:每天起早贪黑有多累有多苦。

患者说:谁的工作不辛苦?嫌辛苦你别干啊~

医生说:博士毕业还不能养家糊口,混个小住院一把辛酸泪。

患者说:哼,骗谁呢?隔壁老王是某某医院的外科医生,最近又换了辆新车。

医生说:中国看病真的很便宜,挂号费才多少钱?

患者说:我看个咳嗽又验血又做 CT,说是没大事就点小炎症还花了我小 1000 元,抢钱啊~

你看,基本就是鸡同鸭讲,才不管你寒窗苦读、深夜值班、节假无休呢!

同样,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文章《对不起,我的医生朋友都很贵》,和之前那些悲愤的伤医文章一样,在医疗届之内惊起波澜而又被慢慢遗忘,转发点赞的几乎除了医生就是医学生。其他人甚至懒得点开全文,旅游的晒风景晒美食、看奥运的昼伏夜出为女排加油、八卦的纷纷点评一对离婚大战。

所以,在冷漠的朋友圈里,有个医生朋友到底有什么好处?

有个医生朋友的好处

实话实说,支持我学医的动力之一就是:辛苦我一个、幸福三代人、覆盖朋友圈。大致如下分类:

第一类:家人

妥妥的挂号-咨询-治疗一条龙服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最适合的治疗。开玩笑,自己的亲朋好友生病都不贴心服务,还指望对陌生的患者有多好?其实相当讨厌某些媒体宣传,什么家中父亲病危,身为医生仍然坚守岗位;什么心系患者抛下生病孩子孤身在家;什么连续数年除夕夜撇下家人泡在病房等等等。现代医学靠的是团队精神而非一己之力,医术再精湛也并非不可替代。

为什么坚持当医生,最大的益处不就是家人看病方便吗?举个例子,几年前亲妈要动个甲状腺手术,直接就到外科病房找到了号称「一把刀」某位主任。其实和主任也就是面熟,但是得知是俺妈要手术,关注度立即不一样。

因为外科床位紧张,立即住在我自己负责的内科病房里,手术那天,麻醉师还问我要不要进手术室里直接守着。当时要不是嫌换衣服消毒麻烦,真的要上台当三、四助了。

术后的恢复期,护士长特意打电话到外科病房了解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借了气切包备在床头,外科主任每天派个住院医过来查房,晚上我边值班边陪夜。看,这是什么待遇!

即使不是在自己医院:女儿凌晨高热、急急忙忙赶到附近医院急诊。急诊儿科在任何时候都是人山人海,正好是上下夜班交班,接班医生前面已经有一群病人围着,算算前面还有几十个。

已经准备下班的医生脱了白大褂正在洗手,于是厚着脸皮上前自报家门,恳请素未平生的同行帮忙,爽快地重新打开电脑帮我化验配药、一边讨论下病情再顺便吐槽下各自医院的夜班情况。这种例子在医疗圈内真的是屡见不鲜。

第二类:朋友、同学及他们的家人朋友

这一类几乎覆盖了我的朋友圈,隔三差五就会「骚扰」我。

比如觉得不舒服要检查身体的,easy,直接到我门诊来,根据症状该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等结果出来了,有问题再找专家。

患了某种疾病想找个靠谱医生看看的,哪个医院最擅长、具体看哪个科、哪个医生医术高超又医德高尚?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有时专业跨度太大,打几个同行的电话就一目了然。

帮人挂号原来是最头疼的,但是近年来,公立医院在就诊环境改善方面进步颇多,只是推广不够。比如我所在的三甲医院,挂号的方式有医院 APP、网上挂号、电话预约,医院现场遍布自助挂号机,可以预约 7 天之内的专家号。

所以凡是要我帮忙挂号的,我会斩钉截铁保证:按我的方法,不可能挂不到号,如果还挂不到号,我亲自找主任加号去!反正这几年来我从没亲自跑去加过号,所以,很多事情要靠制度来保证和弥补。

最复杂的事当属联系床位,外地患者久治不愈,想到大医院住院治疗,这个转诊太难了,谁都知道三甲医院一床难求,而且在目前医患关系下,医生们对于重症疑难患者心存顾虑。

不过这也难不倒我,我会事先了解评估患者病情,不需要转诊的直接爽快退掉,如果有转科的必要而又是不熟悉的科室,有个大招,屡试不爽。直接联系救护车开到急诊室,告诉急诊医生:我就相信你们医院,我知道病情很重无论什么结果都接受,治疗费用没问题……医生不收才怪。当然,我会私下嘱咐:千万千万别说是我朋友,权当陌生人。

第三类:完全的陌生人

负责一个科普类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各行各业,其实他们对医生的态度才真正体现社会上对医生的普世观。平台同时开放免费后台提问,基本上都是简单回答或是建议进一步门诊就诊,针对一些典型的问题会写科普长文。比如有位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咨询能够暂停化疗改吃中药,这绝对不行啊,急急忙忙劝阻并科普了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

但是一个旁观者立马跳出来说医生胡说,一个中药胶囊可以抗肿瘤,搜了下,这个胶囊从壮阳、提高免疫到包治百病,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还有一次科普装修和白血病的相关性,大部分人都表示感谢,还有点评附带的装修图片不错的、讨论下装修风格的(这是什么视角),但是有个人大骂说写这种文章的人是 SB,正想把他拉进黑名单呢,他已经取关先,你看,真是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啊!

无论在哪里,都会有这样内心固执而充满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的群体。

现实中却处处充满患者的抱怨

因为工作的关系参观过台湾慈济医院,有条不紊的预约流程,义工可以导医、帮患者排队取药推轮椅,就诊大厅里钢琴前随时有人即兴弹奏,和国内蜂拥嘈杂的就诊环境大相径庭。

当时就觉得:哇,在这里看病的患者真是太舒适了,一定满意度很高。问及慈济的同道时,他苦笑:哪里哪里,还是有患者不满意,有些病好了也不肯出院,也会接到投诉,最多的投诉就是你们明明是佛教医院,为什么不能普度众生还收费这么贵!

简直了,和我们门诊的某些执拗的患者一样:人民医院为人民,看个化验单为什么还要挂号?

不就看个小感冒嘛还要验血,明摆着黑心医院赚钱!

三观不和,不相与谋。对这些人还能怎么样呢?还不是笑笑、双手一摊看我的门诊去了。

真正的医患关系应当如何?

善意和感激传承,敬畏和尊重生命。

正如这张百年前的照片所示,乱世中的教会医院,国人尚视西医为妖魔,广济医院时任院长是来自苏格兰的梅藤更医生。一日查房完毕,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医师感激致谢,而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之道的梅藤更鞠躬还礼以示对患者尊重。

以此文致敬经常被我坑的同仁们,并致谢朋友圈中点赞鼓励我的朋友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