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正畸> 口腔临床摄影基本规范

口腔临床摄影基本规范

2016-01-15 15:28:46    浏览:0    评论:0   
字体大小: -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刘峰主任从曝光、构图、景深及调焦4部分分别讲述了口腔临床摄影中的技术要点,同时还对口腔临床摄影的设备进行了推荐。

曝光:

适宜的曝光是影像的最基本要求。曝光量指到达感光元件的光量,可简单地理解为光传播的强度与光传播时间的乘积,实际操作中通过快门速度、光圈大小、ISO及闪光灯强度等参数对图像的曝光进行控制。

对于ISO数值,刘峰主任推荐在临床摄影中使用较低的感光度,ISO设为100~200即可,这样可使图像画质更加细腻,刘峰主任同时强调,若是同一科室共用一台相机时,尽量不要改变ISO数值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若曝光不足,可增大光圈或减慢快门速度,同时可附以闪光灯补充光源,对于使用单反相机较熟练的医生,刘峰主任推荐手控补光。

景深:

景深指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生活中的摄影往往喜欢追求小景深,但刘峰主任推荐在口腔临床摄影中使用较大的景深,以便更全面地展示被拍摄部位。镜头是影响景深的关键因素:在相机设置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大的镜头,拍摄出的景深越小,刘峰主任推荐使用焦距为105mm的微距定焦镜头来拍摄患者口内像。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刘峰主任推荐使用小光圈,同时介绍了自己在临床拍摄时通常设置光圈值在22~36之间。

构图:

与生活中的摄影不同的是,临床摄影应采用中心对称构图原则,将拍摄主体放在正中间,不偏斜、不扭转。拍摄范围不宜过大,构图应紧凑。此外,在拍摄中应使用开口器进行适当地牵引,否则将影响视野。

刘峰主任特别指出,开口器、背景板、反光板进出口腔时应轻柔,且合理安排拍摄流程,尽量减少器械进出口腔的次数。

调焦:

刘峰主任表示,由于临床摄影最标准的方法是通过拍摄比例控制拍摄范围,因此在临床摄影中,通常不建议采用自动对焦功能。

这样的话,调焦是否准确,只能由拍摄者的眼睛来确定,这是需要锻炼的,推荐在生活拍摄中就去锻炼调焦,譬如多拍摄一些花花草草等。(来源:口腔前沿网)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