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互联网 发展瓶颈和潜力共存
“截至2015年8月,全国已有2.7万个医疗微信公众号在提供预约挂号、分诊导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支付结算等服务,其中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公众号近6000个。患者按照微信提醒就诊,可平均节约30分钟等候时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关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建议》中,分享了上述数据。移动互联网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促进个人健康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还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听听两会代表、委员的思考。
医疗资源互联难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注意到,医院之间病历数据没有联通,因而难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历记录,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指出,目前在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数据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待解的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归属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颇有同感:“国内一些机构开展了健康大数据中心的设立和应用,但总体来说,收集范围较小,数据量远远不够,且搜集到的数据没有关联性。各级卫生计生信息平台不同程度实现了区域内互联互通,健康医疗数据成倍增长,但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虽然大多数医院都有信息系统,但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较少。”马化腾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建立配套政策法规,由满足要求且居民个人指定的第三方公司,按照政策法规,在完善患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存储信息,再由居民通过互联网授权查看、使用其对应的健康档案信息。
医疗的核心资源是医生,充分激发医生活力绕不过去的两个问题,是执业身份和医疗风险。
马化腾表示,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但部分地方仍然要求医生征得第一执业单位的同意,一些机构还以编制、科研项目、职称等条件约束优秀医生外出执业。此外,现在的技术准入跟医院等级挂钩,能否开展相关手术主要取决于医院,而非医生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这限制了一些名医在基层医院施展拳脚。建议相关机构在督促各地医疗机构落实医师多点执业相关政策的同时,提供一些配套政策帮助消除“隐性障碍”,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凌锋说,日常诊断治疗存在临床风险,而我国医疗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医生无法顺利走出医院,面向市场独立执业和承担风险。建议完善医责险,明确医责险的责任范围和赔付标准,为医生借用互联网平台独立执业减少后顾之忧。另外,建议修改相关法规,当医生获得执业资格之后,不再限制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行为的场所,这样可以大范围地鼓励医生建立个人品牌,发挥其积极性为更多患者服务。
技术管理引导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说:“就我们医院而言,每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至少投入1000万元。互联网技术在提高医疗效率方面会有很大贡献,甚至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数据决策分析和监管,关键是要做好这些技术的管理和引导。”徐亮说,监管应该由政府主导,医学专家参与。医疗是复杂而专业的学科,一定要注意监管的专业性,发挥医学会的作用,各学科都制定出规范,在这些专业标准下引导互联网公司发展。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应该做好行业自律。
虽然互联网医疗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但目前互联网模式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实际运作中仍存有诸多潜在问题。
“代表未来,离钱很远,泡沫较大、同质化、低频率、存有壁垒。”有互联网医疗界人士这样评价现在的互联网医疗行业。
莫尼塔研究观点认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障碍在于,首先是医保的缺位,支付方的缺乏置互联网医疗于无人买单的尴尬境地;其次是公立医院的壁垒,强势的公立医院并没有开放医生、医疗数据等核心资源给互联网医疗。
“我国目前医疗健康数据尚处于割裂状态,以数据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值提升处于初期,主要体现为:一是远程医院模式无法缓解医生资源紧缺的核心矛盾;二是在线轻问诊停留在健康咨询层面;三是垂直慢病管理尚未带来服务价值有效提升;在药品流通领域,我国医药分离尚未实现,公立医院对于处方药销售的垄断有待打破,网售处方药的相关配套政策有待明确,尤其是如何确保用药安全,如何对接处方与医保。”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研报分析指出。
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细分领域来看,轻问诊的需求确实存在,但网络医疗并未受到明确的合法性支持,仅能以医疗咨询名义出现,且语言、图片的沟通不能保证医疗建议的有效性;可穿戴设备方面,则存在检测精确度不够,检测项目优先,难以产生有医疗价值的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2000家移动互联企业涉足医疗,但事实上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干的事主要是研发APP系统平台,利用这个APP平台争抢病员、号源、导医、预诊等,但看病难、看病贵仍然不能有效得到解决。
上市公司方面虽然具有资源优势和融资优势,但是也并不容易盈利。上述互联网医疗行业人士认为,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多为传统行业,主营业务多与互联网医疗存有差异,既有的盈利模式及产业链难以兼容互联网医疗业务,甚至将会受到互联网医疗的冲击。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