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师如何科学的搞对象?
小编深知青年医生的辛苦,其中的许多人为了自己的职业耽误了恋爱、婚姻,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为那些还在打光棍的青年医生们提供一篇在搞对象方面的指导性文章,以使大家节约时间,在这件事情上事半功倍。如有言不及义的地方,还望多包涵。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热爱思考的人,所以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的整整10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影响我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事情,那就是:为什么我找不着对象?
回想起小的时候看的一部叫做《来来往往》连续剧,里面的主人公康伟业和段丽娜在毛主席去世的那一天相约在公园见面,见面之后高呼一声:“咱们的毛主席他老人家怎么就没了?”说完之后抱头痛哭,哭完以后,还抱着呢。后来两个人就结婚生子了。为什么人家的婚事就更如此的简单顺畅?
老话说的好,欲速而不达,可是你看看人家电影里怎么演的,比如《生死时速》里男女主人公根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好么,一直在开车、开地铁、拆炸弹好么,一直在跟坏人做斗争好么,为什么电影结束的时候俩人迅速搂在一起了?为什么影片结束的架势俩人恨不得直接开着地铁冲到酒店开房呢?凭什么啊?我不服。
凭什么啊,完全没有感情戏啊,为什么就抱一起了
看了许多的动作片,里面似乎经常是这样的套路,男女主人公没什么感情交流凭什么就搞在一起了?这些情况有没有理论依据,我们能不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门神奇的学问叫做心理学,里面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实验居然真的把这个问题解释了。一个叫做阿瑟·阿伦(Arthur Aron)的心理学家1974年在加拿大著名的卡皮诺拉吊桥进行了这项实验。卡皮诺拉吊桥,全长450英尺,宽5英尺,这座用粗麻绳做成的大吊桥已经在距地面230英尺的高度上晃悠了100多年了。风吹过的时候,从上面走过还真需要点勇气呢。
阿瑟·阿伦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在吊桥的中间放一个美女给经过这座吊桥的18-35岁的没有女伴的男性游客发送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问卷上有这个极具胆量的美女的电话号码,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吊桥时收到问卷的男性中,有超过半数的人给这个美女打了电话。
而对照组则是在横跨一条小溪的仅有10英尺高的吊桥上进行的,还是同一位美女,还是给同样条件的男游客发问卷,虽然美女留下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有了改变,但是她的美貌却丝毫没有改变哦。但是经过这座小吊桥收到问卷的16位男游客中,仅有2位给这位美女打了电话。
这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危险的大吊桥更容易让人对姑娘产生爱慕之心呢?研究人员用情绪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解释,这个理论简单说来就是这个样子: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时,身体马上就会做出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比如在经过吊桥的时候膝盖发软、心率增快、双手发抖。与此同时,人的心理之中会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合理解释。
在这种心理解释的过程中,人必然会在当时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环境中去寻找解释的线索。比如出现刚才提到的膝盖发软、心率增快的生理变化,如果对面是一群呲牙咧嘴大狼狗,你会觉得“真吓死个人啊”,如果是出现在求职面试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太紧张了!”,而如果出现在和美女面对面聊天的时候,你会觉得“原来爱情来临的这么突然。”
在这个理论的解释之下,实验的结果就显得非常合理了。在经过卡皮诺拉吊桥时,人当然会产生那样的生理变化,而此时面前恰好有一位发调查问卷的美女,那么收到问卷的人在此时和之后回想起此时的时候,自然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自己对这位美女产生了好感。因为这个结论源自于在这座大吊桥上的实验,所以便被命名为“吊桥效应”。
知道了什么是吊桥效应,我们再看那些惊险的动作片中的男女主角的感情似乎就变的顺理成章了。《生死时速》中的男女主角一起出生入死,想必在整部电影中都是处于心跳加快的状态,那么对身边的俊男/美女产生爱恋的感觉实在是不出心理学家的意料啊。
吊桥效应在搞对象的过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心上人去温哥华的附近走一走这座大吊桥,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生死时速》里的基努 里维斯一样玩命。怎么办?怎么办?要知道,每个专业的问题都会有专业人士去解决,想想看在哪里可以轻松获得甚至超过走吊桥的刺激感觉?
没错,就是它们,要不然你以为这些东西为什么这么招恋爱中男女的喜欢。人们也许并不知道阿瑟 阿伦和他的心里学实验,也不知道什么是吊桥效应,但是他们会在实践中朦胧的体会到这些规律。在摩天轮达到最高处的时候,风吹过姑娘的长发,她显得如此美艳动人;在下了过山车之后两个人的心似乎贴的更近了。了解这些知识对读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是不是康伟业和段丽娜的行为得到了解释?是不是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的爱情也得到了解释?
人家都能幸福,凭什么我不能?于是当我遇到了一个漂亮女孩的时候我带她去了香港的迪斯尼乐园,整整做了两天过山车。
除了过山车还有这些打扮成童话人物的美女们
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支持之下的搞对象行为会收获怎样的结果呢?别人我不清楚,反正我回来以后就领了结婚证。心理学研究的重大作用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是自此摆脱了光棍生活。
从香港迪斯尼回来以后,她就成了我老婆。
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也有青年医生指出,我们轮转期间如果上级大夫不允许,我们哪有时间去迪斯尼乐园,咱们国家的政策给青年医生的待遇这么差,哪里有闲钱去香港。蠢猪指出的这个办法无法实现。对待这样的问题,我需要解释一下,凡事都需要变通。你没时间去游乐园,但是两个小时总能抽出来吧;你没钱去香港,电影票总买的起吧。你以为那些恐怖片是干什么用的啊!这玩意就是为了搞对象用的好么!
就算是完全不懂心理学,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学的人。你也该知道啊,姑娘一害怕自然就抓着你的手甚至往你怀里钻了,看恐怖片的重要性就是这么一目了然。也有人还跟我说自己心仪的姑娘胆子很大啊,看多恐怖的电影都泰然自若,怎么办?变通!变通!你不会吓的往人家怀里钻么!多少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效果是一样的好么。
除了恐怖片之外,灾难片当然也是上佳的选择了。《2012》演的内容是地球毁灭,但是电影本身是光棍的福音。看这种电影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当然是让你和你心仪的姑娘都全神贯注了,当地球浴火重生,方舟重见天日的那一瞬间,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吗?地球都TM毁灭一遍了,所有的人心灵都震撼了,你还连姑娘的手都不敢牵的话,活该你一辈子光棍。
地球都TM毁灭了,你连姑娘的手都不敢拉,那就活该光棍
搞对象的时候最要不得的就是看什么喜剧片、偶像剧。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未婚青年医师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点小帮助。记得岳武穆曾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具体的问题上一定要学会灵活机动,切不可拘泥于理论教条。也给你们举个小例子吧,曾有人对我说:自己就是非范冰冰不娶,问我有没有什么可以支持他的想法的理论,我想了想,似乎也算有吧。
200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曾经因研究:“柠檬”市场而出名,这个柠檬是美国俚语,指的是二手车。阿克洛夫在研究二手车市场的时候发现,这个市场的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等,旧车经过翻新和喷漆之后再外形上都勉强看的过去,但是真正的车况就只有上任车主才知道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了唯一的指标,而车况越好的二手车价格肯定越高,但是买家可不管你这套,就奔着便宜的买。
于是,在二手车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等的市场里,遵循自由经济的规律,优质商品反倒逐渐被淘汰出了市场。于是我劝这个问我问题的小伙子,如果你把自由恋爱当做自由市场,把女孩想象成商品,男孩想象成买家,那么这个市场必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吧不对等,因为不过日子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真正的优缺点。那么在这个市场里,优质的商品就是买不出去,然后被逐渐淘汰。那么你只要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等到范冰冰这样的优质商品被淘汰出市场的时候,你及时接盘就可以了。
记住,重点就是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总能等到机会出现。小伙子听了我的解释觉得很有道理,越是欣欣然的走了。不知道现在他是不是还在等,如果他真的做到了这长久的等待,这,这不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么!其实,我想说的是,搞对象这个事情,好高骛远是大忌。
诸位珍重。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