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病心病都能治 全科医生一专多能
由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华西传媒集群、华西社区报主办的成都首届分级诊疗高峰论坛暨优秀全科医生及团队公益评选,4月29日将截止推荐,欢迎广大居民朋友继续将您身边的优秀全科医生及团队推荐给我们。上周,社区报记者走访了金牛区五块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羊区太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全科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守门人,还要身病心病都能治,与患者交朋友。
居民推荐:全科医生长期监护患者健康
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雷高霞及团队
雷高霞做了10年全科医生,她认为,因为病人需要连续性的医学照顾,所以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担,承担着对疾病周期健康管理重任。她刚到社区时,遇到一位患严重高血压的中年男性患者,她多次建议患者来中心就诊,可这位患者并未放在心上。一周后,当雷高霞再次下社区时,却听说该患者因脑出血去世了。
“自己明明能挽回他一命,但却又无能为力。”雷高霞说,如果她能多一些时间去劝解病人,也许病人不至于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之后的诊疗中,对于任何一名患者,雷高霞都会随访,给予患者进一步诊治建议。
雷高霞说,要真正落实首诊在社区,分级诊疗制度是基础,全科医生是关键。“一方面,全科医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比如预约专家、提供转诊通道,由全科医生预约的患者要享有优先预约、优先就诊,由全科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优先予以住院等,从而增加全科医生的吸引力。”
全科医生集治疗沟通于一身
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玲玲及团队
范玲玲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毕业生,也是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批全科医生。她认为,一名全科医生,除了是临床医生,还必须集教育、沟通、管理于一身。
曾有一位老年人因胸闷不适四处就诊,多家医院专科检查均未见异常。“我仔细翻阅了病史,发现以往检查均提示正常。”之后,范玲玲定期与她沟通交流,慢慢地,老人把范玲玲当成了朋友,道出了四处就诊的原因。原来年过七旬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于是不停地就诊检查,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心。
了解情况后,范玲玲与团队对老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通过街道联系了社工给她提供照顾。心结打开了,老人脸上的笑容也渐渐灿烂起来。
社区医生+专科医生患者家门口接受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很多社区居民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存在误区。如肝病,90%慢性乙肝患者没有及早得到正规治疗,还有50%的病人不能坚持,随意减药、停药,很多人治疗一两年就放弃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曾指出:应设立肝病专科,建立从门诊到治疗一体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疾病。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作为本次活动支持单位,拟开展对慢性肝炎患者签约管理的试点工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通过社区医生个性化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宣传等服务,充分发挥“专病进专科”诊疗优势。
社区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与患者接触,对病情比较熟悉,而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专科医生对接,两者结合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