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医疗支出增速远胜GDP 商保能补医保缺口吗?

医疗支出增速远胜GDP 商保能补医保缺口吗?

2016-04-21 11:50:21    浏览:0    评论:0    来源: 财新网
字体大小: - +

“医保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对政府压力非常大”,“如果商业健康险不能发展起来,中国在大健康里面付费是很严重的问题”。日前,在GE医疗与财新传媒合办的民营医疗发展高峰论坛上,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标强调了医改中“付费方改革”的紧迫性。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全国城镇医保基金已连续出现“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的情况。2014年,全国城镇医保基金总收入9687亿元,支出81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9.6%;2013年,全国城镇医保基金总收入8248亿元,支出68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22.7%。

毛伟标表示,2014年中国的医疗费用支出达到约3万亿元。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我们到2020年的医疗费用至少要8万亿人民币左右”。

即便现在“医保每年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但到2020年也只能支付2万多亿(元),“怎么把这个五六万亿缺口补起来”?

对于毛伟标提出的问题,他自己主张的解决出路是发展商业健康险。毛伟标指出,现在商业健康险公司“一直没有做起来”,“整个市场加起来2000多亿人民币”。目前在看病治病时,除了医保支付的部分,剩下的医疗费用“一半左右是民众自己出的”。他认为,有很大的空白可由商业健康险产品填补。

春雨医生副总裁林晓也指出,变革付费模式,让商业保险公司帮助医疗机构控费,将可以鼓励医生在尽量少开药的同时,督促患者注意维护自身的健康水平。

然而,既然商业健康险有这么大的市场潜力空间,为何至今的发展情况仍不如业界期待?

毛伟标指出,“中国很多问题,你看需求一定是很大的。人口基数大,经济在发展,所以需求非常大,但是供给做得不好”。业界普遍认为,商业健康险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发展动能却深受现行的医疗体制局限。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35378.9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共11745.3亿元,比去年增长9.5%;而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20.0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6%;人均住院费用为7832.3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5.2%。

数据公布后,即有学者表示,中国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除老龄化趋势显著、物价上涨等客观因素外,关键更在于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和其引导患者“过度医疗”的逐利冲动。

医保部门虽然是支付方,却难以核算医院真实的医疗成本,也无法精准管控医院的医疗行为。

医保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商业健康险时的主要挑战。

毛伟标表示,保险强调风险管理。对于商业健康险而言,管控风险需要和医疗机构深入合作,从付费方的角度出发,就要参与医疗机构的质量管控、监督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尽量减少自己的支出。但是,目前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的合作程度还是很低,公司无法有效管控医疗机构的行为。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医院最大的贡献是可以输送病患或者是参保人给他。但大型的三甲医院很忙,不需要你输送病患给他”,因此“医院没有太大的合作意愿”。

在公立医院与商保企业合作意愿不高的情况下,数量日益增多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否成为发展商业健康险的突破口?一名来自上海曲阳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峰会上表示,民营医疗机构很想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但商业保险公司却不太愿意支付给民营医疗机构。

对此,毛伟标回应称,商业健康险现在还没法控制风险,唯一能做的是“跟着医保走”。包括赔付标准和覆盖范围都是“跟着医保走的”。虽然很多保险公司有意开拓大众市场,但前提是保险公司能够和医疗机构“谈一个合作方式”,“最好对服务方有管控”。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