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牙震荡”该怎么办?
“脑震荡”大家都听说过,相比脑震荡,在口腔医学中有个名次叫“牙震荡”,但估计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牙震荡”这个词。牙震荡是由于轻度外力(如:吃东西时骤然咀嚼硬物)所致牙周膜出现的轻微损伤,不会表现出牙体组织的缺损。那牙震荡了以后又该怎么办?
何谓“牙震荡”?
牙齿算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看起来非常坚固,难道也会发生震荡吗?牙震荡看不见摸不着,在患上牙震荡之后,便面上牙齿没有变化,可牙齿“内心”却“很受伤”。比如吃饭时突然咬到小石子等硬物,像闪电来袭,“劫后”的牙看似安然无恙,实则酸痛不已。
这是因为牙震荡时受伤的主要是牙周膜和牙髓组织,但牙科系统没有任何缺损,所以牙齿看上去没事,但如果受伤的牙齿产生伸长不适感、轻微松动和叩痛等症状,那么就要注意是否发生了牙震荡。
“牙震荡”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轻度牙震荡只要使受伤的牙休息1—2周就可以了,不需特殊治疗。程度较重的牙震荡则必须去医院交给牙医进行口腔管理、处理并于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复查,若发现牙体变色,则应进一步作根管治疗。
为什么牙齿受伤会变色?
若牙齿受伤后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时间一长,牙齿就慢慢变色了。一般恒牙会由正常的淡黄色变成灰色,而乳牙则由白色变成黄色。牙齿变色不但影响美观,也埋下了根尖发生病变的隐患。这种情况是由于牙外伤对牙髓神经造成了损伤,使得牙髓发生坏死引起的。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