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腔新闻> 牙医需注意的立秋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

牙医需注意的立秋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

2016-08-21 13:59:05    浏览:0    评论:0    来源: 网络
字体大小: - +

【歌诀】

立秋凉风虎热防,

舒畅情志防肺伤,

散步太极除秋乏,

秋收少吃葱姜辣,

酸果菠乳柔润味,

防暑除湿护脾胃。

立秋后虽然有些地方会刮起凉风,但因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应谨防“秋老虎”伤人。在饮食上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酸味食物。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项目进行运动,以解除“秋乏”;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而伤肺。

【节气特点】

每年公历的8月7~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秋”表示庄稼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时节,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而阳气则由“长”转“收”。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虽然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各地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事实上,由于立秋常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此时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故有“秋老虎”之称。

【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

>>早卧早起以敛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

>>使用空调须谨慎

立秋后天气依旧很炎热,很多人仍像夏季一样,使用空调来降温。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立秋后尽量不要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因为立秋后虽然暑热未尽,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热、夜间凉爽。如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容易使人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睡觉时也不宜对着门窗,避免受到冷风侵袭而致病。

◎饮食养生

>>宜少辛增酸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

“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

>>多食滋阴润肺食物

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百合、蜂蜜、菠萝、乳制品等以滋阴润肺。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天气依然闷热,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运动养生

盛夏时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人体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偿。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因此人体感到舒适,并处于松弛的状态,机体随之会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此时,通过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驭除“秋乏”。运动者可根据自身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轻松柔缓的项目,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也可练“立秋七月节坐功”以养生,具体做法是:

A每大清晨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屏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

B如此反复做36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

C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

常做此功可补虚益损,祛腰部积气,改善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色无华、足外热、头痛、领痛、眼眶痛、腋下肿、缺盆肿痛等。

◎情志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秋后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心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形容万物丰收的景象)之气。

◎房事养生

立秋时“阳消阴长”,人体也到了“收敛”的时候,故应减少房事次数。因为人体若阳气不足,可以借助春天生发之性、夏太阳热之气以温养生发阳气,而阴精不足的人,则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故保精的观念虽强调是冬季摄生之要领,实则从立秋就应开始。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