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无证校医”折射校园医疗定位

“无证校医”折射校园医疗定位

2016-04-08 10:18:21    浏览:0    评论:0    来源: 网易
字体大小: - +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洛阳市第十四中学一名校医无医生执业资格,却当了30多年的校医,遭到举报后被相关部门查处。接到报料后,记者赶赴该校探访,该校校长徐冠平回应称,确有此事,不过涉事人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校医。目前学校医务室处于停业状态,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做进一步处理。

“无证校医”背后的是非曲直,当然有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过,校医“无证行医”现象,恐怕绝非个例,也并不意外。事实上,对于基层的中小学而言,连教师的资质和数量都未必能保证,又哪有资格对校医挑三拣四。以笔者对校医状况的了解,基层学校能配备校医的,已算是相当不错的学校。至于校医的资质,连正规医院的医生都还吃紧,基层卫生院都难留专业医科人才,真要苛求校医资质,估计大多数学校医务室都要处于“停业状态”。

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对于校医的定位,大多只是给磕碰受伤的学生涂个药,顶多为师生头痛脑热开个感冒退烧药,如此简单程式化的治疗,非要科班出身的医生坐镇,也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校医的资质与门槛适度放宽,不再苛求正规医院执业医师的资质,除了现实的无奈,也有其合理性。

而从报道中的这位“无证校医”来看,的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校医。而是由于学校校址偏僻,师生看病不便,当时的校长与其签订了一份协议,学校提供房子,不提供工资,给师生看病,行医收入归自己所有。可见,这位“无证校医”的缘起,是30多年前为解决师生看病不便的临时雇佣行为,其身份更是与那些没编制的“代课教师”并无二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无证校医”现象,就应当长期存在下去。恰恰相反,那种认为校医仅仅是涂个药水,开个感冒药的认知,倒是严重过时。在美国,

尽管有着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但对于校园医疗服务反而越来越重视,校园医疗不止应对日常的皮破脑热,而是涵盖身体检查、免疫接种,慢性病与流行病预防,心理健康与口腔治疗等服务。相比家长预约的私人医疗模式,校园医疗服务被认为可以对学生健康实现更低成本的完善覆盖。当然,如此专业而全方位的校园医疗服务,必然需要专业人员和团队,而来自社区卫生中心的资金,社会基金,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层次资金来源,则是校园医疗服务的财务保障。

可见,“无证校医”的确暴露出校园医疗现状的尴尬,但问题的关键恐怕还不在校医的资质,校园医疗究竟该如何定位,经费又如何保障,或许才是更亟待回应的“无证校医”之问。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