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可助力人类疾病研究

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可助力人类疾病研究

2016-07-05 17:46:06    浏览:0    评论:0    来源: 健康报
字体大小: - +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了侏狨的受精卵,使新生的侏狨出现先天性免疫缺陷。由于侏狨是一种灵长类动物,这将有助研究人类的免疫缺陷疾病。

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侏狨受精卵中一个名为IL2rg的基因。此前已知该基因的异常会导致免疫缺陷,在人为使该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后,获得的新生侏狨表现出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状。

研究小组持续观察了这些患有先天免疫缺陷的侏狨,在严格管理的饲养室中,有的侏狨能存活一年以上,而且其症状与人类先天免疫缺陷的症状相似。

由于侏狨是一种灵长类动物,在生理特征等方面与常用的实验鼠相比更接近人类,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经过基因编辑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人类的免疫缺陷疾病,还可用于研究自闭症、糖尿病等与特定基因有关的疾病。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技术,但日本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表示,此次研究并不是用的这种技术,而是用的另外两种名为ZFN和TALEN的技术。

基因编辑是当前生物学界的研究热点,在探索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动物的同时,还有许多研究人员在探索将这一技术用于人类基因编辑。为此,多国科学家、伦理学学家去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探讨对人类基因进行编辑的伦理规范。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