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受教育程度可能与孩子寿命相关?
既往研究表明,新生儿端粒的长度各有不同,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和一些外因(如母亲吸烟、吸毒或者怀孕期间营养缺乏)等造成的。美国加州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新生儿端粒的长度可能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存在关联。该研究于12月9日发表在J PERINATO上。
加州大学儿科研究小组于2012-2013年在扎克伯格旧金山综合医院收集了54个婴儿的脐带血样,并对新生儿免疫细胞中端粒的长度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人员收集了一系列健康和社会人口资料,包括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种族、产前体重指数(BMI)、父母年龄、孩子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头围等信息。
结果表明,教育程度为高中未毕业的产妇所生育的婴儿端粒长度较高中毕业的产妇生育的婴儿短5-6%。
这是第一个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从出生便产生影响(在细胞水平)的研究。若孩子的母亲没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则她们的孩子可能从一出生便“输在起跑线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母亲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婴儿在宫内接受教育的机会,致孩子在出生时便可能因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而处于弱势群体。
专家点评
1、本研究属于调查性研究,而调查性的研究也容易产生偏倚。
2、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容易产生选择偏倚,只有54例样本,因此不能代表全部人群。可能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与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在其他的健康指标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婴儿端粒长度的差异。因此,本文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3、即使出生时端粒长度存在差异,是否在之后的健康方面会造成差异,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文化程度的效应具有遗传性,并影响后一代的健康,这一论述也值得商榷。母亲受教育的程度对后代的影响通常是表现在教育方式上。文化程度的生物学遗传效应尚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本文提到的端粒的长度与围产期指标的一些关联,非常有趣,值得进一步研究。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