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自己的承诺不信任?牙医该怎么做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语出《史记·季布列传》,后来引申出成语“一诺千金”。典故大意为:季布,为楚国时期项羽的部下,做人很守信,他从不轻易答应别人什么事,但一旦答应了就一定做到,所以人们只要讲到季布,立即肃然起敬,当时有一句谚语: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变成了成语“一诺千金”。而这个成语也被现在的人们用来标量这个人品质好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便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有处于世间的道理和标准。
世间所有的承诺就像一种一种仪式,是一种契约,给人带来安全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诚信坦白是巩固一段感情的常态,信守承诺是做事为人的基本素质。但是也常常有截然相反的信条,既有对忠厚老实和“童受无欺”之类法律的赞许,也不乏诸如:“防人之心不可无”和“见人只说三分话”的处世警言。近年来网络以及讹诈、医闹事件的频繁发生,更加剧了患者在就选择就医治疗时的担忧。口腔医生要想恢复和重建自己的“承诺”之庄严,任重而道远。下面介绍的一些做法可供读者参考。
(1)介绍自己的感悟体验一般来说,在患者的心目中,医生的话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有的医生会用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增进患者的信息,效果还是不错的例如“您看,我也做了种植,五年了,使用起来真真牙没什么两样。”当然“您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治疗,要由您来决定。单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我的孩子也做过这样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我是您,我绝对不会接受这种治疗,哪怕他在便宜也不会!所以我也不会考虑向您推荐这种方法。”即使没有自己的亲友的实例。医生可以用机子治疗过的病例来说服患者,如果加上照片录像之类的资料说服力就会更强了,至于怎么获得这些资料,我想各位医生手上的拍照神器是时候发挥它神奇的功效了。
在介绍个别典型病例的时候,医生需要恪守专业伦理道德,千万不要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去追求经济效益。要用医学专业研究的科学事实,而不是轶事趣闻,典型病例只是个案,不能作为普遍适用的规律。对某些药科治疗技术(如种植牙、美白)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做过的弯路,我们至今没有认真总结和反思,没有汲取教训,这不能不引起民营诊所的高度重视。
(2)讲解治疗计划的制定依据 医生应该让患者知道,所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中最适合他的。要注意,是“最适合”,并非是最好的,或者是最理想的。为此,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不单要讲结论,还应该把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说出来,特别是要把“设身处地”的思辨过程告诉患者。当然,也只有当患者看到医生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耐心细致的时候,他们对医生的结论也才会比较信任。
有的时候,口腔医生不妨把自己的分析推理过程告诉患者,这样的解说不但不会降低医生的形象,往往还可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例如,在患者提出“您觉得我非做牙龈冲洗不可吗?这种方法会不会对牙龈造成伤害?”这样的问题时,有的医生告诉他们:“当这种技术刚刚开始的应用的时候,我也对它有过怀疑,但是当我看了很多研究报告,也亲眼见到用这种方法治疗过的患者后,我就消除怀疑了。最近,我治疗过不少患者,效果确实不错。”这样,患者的信心也就更强了。希望能够帮到您。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