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工程第三届学术沙龙在南开大学举办
2016年4月22日下午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站举办了主题为“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口腔生物材料研发与应用新问题”的口腔医学工程第三届新视角新观点新进展学术沙龙——2016春季沙龙。本会议为探讨和解决口腔生物材料亟待解决的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一种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口腔生物材料研发新模式;力争在材料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建立起更多的合作,以推动口腔医学和口腔生物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口腔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
口腔医学工程第三届新视角新观点新进展学术沙龙由本届2016年春季沙龙首席领衔专家——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淑芳教授主持,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生物化工学院、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和化工学院、天津市口腔医院暨南开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生物材料监测中心,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欧爱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赛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米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汇通中达医药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单位的82名专家委员、临床医生、青年学者和企业高管参加了本期学术沙龙的学术交流。口腔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孔德领教授、主任委员姚晖教授、副主任委员王淑芳教授、邹朝晖主任、姚芳莲教授和侯敏主任也参加了本届学术沙龙。
本届沙龙设立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专家主题发言,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王淑芳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姚芳莲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张旭主任、天津市口腔医院陈春霞主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杨军教授、天津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姜华研究员、南开大学生物化工系洪章勇教授和生命科学院丁丹副教授八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主题演讲;主题发言环节专家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和视角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进展,高屋建瓴地提出口腔材料研发、监测和应用的关键环节以及创新格局设想。主题发言专家们在医工研交叉学科前沿的不懈探索和精彩发言博得了现场与会者热烈的掌声。
第二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和研发高管自由讨论发言;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代表们发言踊跃,产学研医各方从各自的点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口腔生物材料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口腔医疗的合作设想和具体要求,对研医企院结合联合申请课题、开展研究、开发产品和材料器械检测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认为,口腔生物材料未来的开发与应用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打破旧模式下由医生被动地“接受”材料或者由材料学家“盲目”的研发新材料后再去寻找适合的临床应用,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口腔生物材料开研发与应用新模式,这是关系到口腔生物材料能否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
此次学术沙龙的举办旨在天津市相关产学研企院间搭建起合作共赢的纽带和桥梁,对于推动天津市生命科学、口腔医学、生物材料科学、生物化工科学、生物材料监测和医疗器械监督检验、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光学、激光光动力科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满足生命科学和口腔医学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求、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医学工程新视角新观点新进展学术沙龙是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口腔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系列学术沙龙。本届沙龙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口腔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目的在于通过生物材料学科研究人员和口腔临床医生及研究者的充分交流,探讨和解决口腔生物材料亟待解决的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一种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口腔生物材料研发新模式;力争在材料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建立起更多的合作,以推动口腔医学和口腔生物材料研究的快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沙龙围绕可用于口腔医学的生物材料研究进展与口腔临床医学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相结合展开学术探讨,进行相关领域新视角、新观点、新理念、新进展的学术分享。重点对口腔临床需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解决方案以及技术可行性进行针对性的研讨。来自天津市各高校、研究所、生物材料监测中心和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相关研发企业的高管参与了沙龙研讨,通过4个小时的报告与讨论提出了有价值的口腔生物材料研发创意和可能路径,得到了来自各高校、研究所、生物材料监测检验机构、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相关研发企业的一致认可。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