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03-6
第3单元 牙 列 缺 损
考点串讲
三、治疗步骤
(一)固定义齿的基牙预备
预备原则和要求基本上和全冠及嵌体相同。参考全冠和嵌体的牙体预备。①各基牙预备体之间必须有共同就位道;②不同固位体设计需要不同基牙牙体磨除量及不同龈边缘预备形式;③固位体预备时必须留有连接体的空间。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前准备及牙体预备
1.口腔检查
(1)口内检查:缺牙情况、剩余牙槽嵴情况、余留牙情况、咬合情况、牙周黏膜唾液情况、口内现存修复体情况等。
(2)颌面部检查:对称性、口唇形态、关节和肌肉情况。
(3)研究模型:了解咬合情况,颌间关系,义齿边缘伸展情况。
(4)X线检查:牙体牙周情况,骨和关节情况。
2.修复前的准备
(1)余留牙的准备:对修复不利的牙应拔除,有利的牙积极治疗,加以利用;拆除不良修复体;治疗牙体牙周病,可以保留的尽量作为基牙;过度伸长牙可以去髓后调磨并修复;低牙合牙用全冠恢复咬合,改善牙合曲线和牙合平面;倾斜移位牙轻者可调磨邻面倒凹,重者应正畸或套筒冠改变就位道。
(2)缺牙间隙的准备:手术去除缺牙区残根、游离骨片、骨尖等;有过度伸长牙进行磨改,无保留价值,可拔出;缺牙间隙两侧牙齿过度倾斜,邻面倒凹过大,应减小其倒凹防止食物嵌塞;系带附着接近牙槽嵴顶应手术修正。
(3)颌骨准备:手术去除异常肥大的上腭隆突、下颌隆突及上颌结节;牙槽嵴加高术改变过分低平牙槽嵴。
(4)软组织准备:切除过度增生软组织。口腔有炎症、溃疡、肿瘤及黏膜病变者应先治疗后再义齿修复。
3.牙体预备
(1)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磨改伸长的牙尖,较陡的斜面和锐利的边缘嵴,消除早接触和牙合干扰;调磨伸长或下垂的牙,以及边缘嵴上下交错牙,恢复平面;缺隙两侧牙倾斜移位时,磨改减小邻面倒凹,有助于设计共同就位道;调改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去除轴面过大的倒凹;适当调改基牙邻颊或邻舌线角,避免卡体位置过高;适当调改颊外展隙,防止卡环固位臂尖部戴入不受邻牙阻挡。
(2)支托凹预备: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近中、远中边缘嵴处;上下咬合过紧或面磨损过敏时,不要勉强磨出支托凹,可适当磨除对颌牙;尽量利用上下牙咬合天然间隙,或设置在不妨碍咬合之处,如上颌牙的颊沟区,下颌牙的舌沟区;在保证铸造牙合支托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少磨除基牙牙体组织;尽量不放在充填物上,无法避开时应将支托预备到正常的牙体组织上;牙合支托凹呈球面。尖牙支托凹做在颈1/3和中1/3交界,呈V字形,近远中2.5~3mm,唇舌径2mm,切龈径1.5mm。下颌前牙支托置于切角或切缘上,宽2.5mm,深1~1.5mm。
(3)卡环间隙预备:正中牙合和侧方牙合卡环间隙都应有足够的空间,沟底不能呈楔形,颊舌外展隙转角应圆钝。一般0.9~1.0mm比较合适。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