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喂奶时应当注意宝宝口腔卫生
宝宝微笑时,漏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尤为漂亮,但是有些宝宝却因为奶瓶的使用不当致使牙齿遭到损害。那么,奶瓶使用不当会对宝宝牙齿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又该如何预防呢?
奶瓶使用不当让宝宝患上“奶瓶龋”
“奶瓶龋”从字面上一看,就会知道此种牙齿疾病与奶瓶有关系,造成“奶瓶龋”就是长时间用奶瓶人工喂养,使宝宝口腔内难以保持清洁,而发生的在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乳牙龋病。
这主要是长时间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汁,奶嘴常常紧紧贴附于上颌乳前牙上,这个过程中,奶汁会有机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受细菌作用产酸发酵。加上宝宝的乳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容易受酸的作用而脱矿,使牙齿表面产生缺损而形成龋洞。
如何预防“奶瓶龋”?
“奶瓶龋”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奶方法造成的。“奶瓶龋”是可以预防的。
1.科学控制宝宝吃喝奶时长
家长要帮宝宝掌握宝宝喝奶的时间,每次喂奶时间限定在15分钟左右。宝宝大一点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喝奶后,不要让孩子养成抱着奶瓶边玩边喝的习惯,这样孩子喝奶的时间会被延长,随之宝宝牙齿遭受腐蚀的时间也会加长。
2.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家长一般都是会在宝宝临睡前给他喂奶,这种情况下,宝宝很有可能喝着奶就睡着了,家长怕拿掉惊醒宝宝,就会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这种情况下就会让牙齿长时间的浸泡在奶水里。
3.注意保持宝宝口腔卫生
宝宝每次喝完奶后,让宝宝喝一点白开水稀释下宝宝口腔内的奶汁。
4.宝宝长牙后定期做口腔检查
宝宝长出乳牙后,要经常去口腔科做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立即得到治疗。
奶瓶使用不当宝宝牙易畸形
奶瓶的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宝宝牙齿畸形,比如奶嘴开孔太小,宝宝在吮吸奶汁时就很费力,会强使下颌向前伸。久而久之,会造成下颌前突,以后长出的牙齿就可能形成反咬颌。如果奶嘴开孔过大,还没等到宝宝用了吸奶,奶汁就会自动流出来,这种情况下,下颌做向前伸运动就不足,就会造成牙路后缩。
给宝宝喂奶时如果奶瓶经常向上,瓶口压迫上唇和上颌,就会使上颌骨发育受阻,而把下颌骨向前推伸,造成上切牙咬在下切牙内的反颌;给宝宝喂奶时奶瓶经常斜向下,瓶口压迫下唇和下颌,使下颌骨发育受阻,从而使上颌骨前伸,造成上牙前突,开唇露齿的畸形。
如何预防宝宝牙齿畸形
1.采取正确的喂奶方式
预防宝宝牙齿畸形,正确的喂奶的方式很重要,在喂奶时应让孩子半坐姿势,奶嘴的穿孔大小要适当,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滴出为宜于。奶瓶与面部宜成90度角,不要用奶瓶口压迫小孩子的嘴唇。
2.不要让孩子吸奶嘴
很多家长都会用玩具奶嘴哄宝宝,在宝宝哭闹时,让其吸上玩具奶嘴,有时确实会缓解哭闹,但是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宝宝牙齿畸形。所以家长尽量不要用吸奶嘴的方式哄宝宝。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