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医疗改革注重“更多惠及”是民生之福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民生福祉,历来颇受重视。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2016年该方面的工作,引人注意的一个关键词是“更多惠及”,从改革方法论角度理解,这说明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方向前行。毕竟,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是一个让民众病有所医,并享受更好医疗待遇的社会。我们唯有在医药卫生领域,也注重服务短板,注重精准扶贫,才可能真正释放更多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检视会议提出的具体目标,正符合了“更多惠及“的思路设计。比如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这是为了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老百姓住在家门口就有机会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而不必舟车劳顿奔向大城市医院排队。比如“健全补偿机制,新增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这是在服务价格方面,为患者兜底。
当然,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历来是“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加艰难”,但好在改革的共识早已形成。去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在观念上打破了人们的认识障碍,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在此基础上,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正是通过释放更多医改红利,落实“更多惠及”,巩固人们对医改的信任。
医疗改革注重“更多惠及”是民生之福。对公立医院而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均衡。要始终把患者摆在第一位,牢记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对民营医院而言,要遵守市场规律,坚守法律底线,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好的服务,不搞价格欺诈。对地方政府而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中,加大医疗改革的关注力度,拿出勇气,拿出决心,破除地方医改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民众真心为医改点赞,为医药卫生事业喝彩。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次会议描绘了一幅“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的灿烂前景,但具体到落实,还需要广大医药卫生领域的干部、从业者争当改革先锋,敢于做那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只有我们孜孜不倦地朝着这些目标前进,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的愿景才能照进更多人的现实里。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