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近期,蚌埠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分析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专业、年级、学习成绩及是否学生干部方面有差异;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0期《安徽医学》杂志上。
从安徽、江苏两省选取两所本科类医学院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1医学生在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维度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及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4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的医学生在情绪调控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均高于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高于护理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学生干部在量表总分、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得分上高于普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优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上均高于成绩很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PeriodicalInfo.aspx?periodicalID=ahyx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