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缘何“染毒”?国标不测空气
近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以下简称“白云路小学”)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眼睛血丝等状况,疑与学校翻新的操场有关。
“毒操场”疑云,也因这一消息,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从2015年下半年起,江苏、上海、四川、深圳、北京等地集中出现疑似塑胶跑道的安全性问题,“毒操场”、“毒跑道”等词频频见诸媒体。为何“毒操场”、“毒跑道”事件会屡屡频发?北京时间采访相关专家、梳理其间问题,探求原因所在。
通过国标,并不等于跑道无毒
白云路小学“毒操场”疑问经媒体曝光后,该校对外公布称,操场施工采用标准为国标GB/T 14833-2011,操场完工后验收合格。
北京时间检索发现,国标GB/T 14833-2011,在之前曝光的疑似毒操场、毒跑道案例中,屡被提及,多个类似案例中,校方均称施工依此完成。
网络查询可知,国标GB/T 14833-2011,全称为“《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国家标准”,于2011年12月5日批准发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由合成材料(包括聚氨酯)铺设的跑道面层。标准中不仅规定了合成材料跑道面层的厚度、有效性、耐久性、物理性能等指标,还对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含有的有害物质作出了明确的限量要求。同时,标准还明确要求:合成材料用于跑道面层应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
“验收合格只能说明符合标准要求,并不能等同于跑道对人体不构成危害”,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化学检验认证部部长郭中宝对北京时间解释称,这跟标准制定的时间和水平有关,也有标准中不涉及的一些危险物存在的可能。
杭州市民魏老爸(微信号:老爸评测),是检验认证工程师,拥有17年产品安全检测和化学品毒理评估经验。 他告诉北京时间,在GB/T 14833-2011 标准中,只有第4.2.2条对化学危害方面规定了检测要求,检测项目却并不多,只有: 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可溶性铬、可溶性汞)。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会使用到的胶水、溶剂、稀释剂的情况非常复杂,厂家会使用更多种类的化学物质,塑胶跑道的施工和施工后固化的过程中有可能释放很多其它种类的有毒气体物质。
北京时间查询GB/T 14833-2011发现,该标准4.2.2确如魏文锋所言,仅检测4项化学物质和4项重金属,通过该条款文字“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中有害物质限量”,样品制备为“裁取”、“研磨”,限量值单位为g/kg等内容可看,这些检测都为固体样本检测,检测的是塑胶颗粒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魏文锋认为,GB/T 14833-2011标准所限制的这几种有害物质,根本无法覆盖实际跑道可能散发的有害化学气体,换句话说:符合GB/T 14833《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并不能表示跑道无毒!“按GB/T14833标准检测4项化学物质和4项重金属,然后就以权威的名义宣布跑道无毒,是极可笑的。”
因为对GB/T 14833-2011的失望,魏文锋建议,应在施工完成后,对跑道周围的挥发空气进行气体检测,主要检测空气中二硫化碳、氯化石蜡、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质含量是否超标,“注意,是气体检测,不是塑胶颗粒的含量检测”,他特别强调。
郭中宝也认为,按道理来说,竣工以后要有现场环境的验收,但是目前国家标准未作要求。
此外,郭中宝介绍,GB/T 14833-2011是国家推荐标准,并不强制。
教委调查,难从根本上“消”毒
除了国标存在问题,对目前检测、验收的可靠性,魏文锋同样存在疑问。
他称,虽然GB/T 14833-2011没有强制检测要求,但是所有的项目都会有验收的条件和要求,施工单位在竞标的时候都会提供检测合格的报告,或者是绿色认证的证书。可信度其实并不高。而竣工之后,很少听说有在现场取样送样检测的,漏洞就在这里产生了:
送检的是施工单位,检测的是之前的样品,而现场施工之后是否现场检测?是否现场取样? 校方、监理公司、施工方谁来送检,各地都没有统一规定。
而据北京时间了解,出于节省等原因,并非所有的工程都有监理团队,这个时候就需要甲方(教委或学校)和施工方共同监督现场取样再送检。
但一个现实是,无论是教委或是学校,他们并无对跑道施工监管、质量验收安全评估等等一系列相关能力。
北京时间梳理2015年下半年至今江苏、上海、四川、深圳、北京等地有关“毒跑道“的报道发现,均由当地教委出面调查、治理,并发布调查结果。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常清认为,这样的调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毒操场”的问题。他称,教育部门并不具备判断塑胶跑道施工、验收、检测等过程是否合规的专业性,也没有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权限。教育部门应该只是个产品需求方,具体的监管则应该交给质监或建设主管部门。
北京某高中的总务处长向北京时间介绍了一个案例:他们学校的网球馆建设费用在80万元左右,没有通过教委招标,而是学校自行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并无监理公司。施工阶段送检时由施工方自行联系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校方对工程、检测这些专业知识也不是很了解,百万以下的小工程基本是由施工方自行找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事很常见。”
魏文锋个人的意见是,由家长自发组织取样和送样检测,自发选择检测单位和委托检测。他认为,“这才是最佳的和最可信任的方案。”
郭中宝则认为, “目前毒跑道的事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我个人认为应由业内环保专家团队论证出台一个强制性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谁能否认,“毒操场“与人体健康无关?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