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外> 外科翻瓣导萌术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前牙25例临床分析

外科翻瓣导萌术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前牙25例临床分析

2016-03-03 14:08:00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中国民康医学
字体大小: - +

【关键词】 外科翻瓣导萌术;上颌埋伏阻生牙;固定正畸技术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是替牙期常见的牙颌畸形,如不及时纠正,邻牙将向缺隙处移动,占据其萌出道,而使其无法萌出,并导致上中线偏移。由于埋伏形式复杂,治疗较为困难.以往多采用拔除后修复的方法治疗,违背了保存自然牙及牙列的原则。因此,保留并矫治上颌阻生前牙,以维护牙弓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1]。随着固定正畸技术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使绝大多数埋伏牙避免了拔除的厄运。本文通过对1999~2006年25例埋伏牙行外科翻瓣导萌术,探讨埋伏阻生牙的定位诊断和外科翻瓣导萌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优缺点。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25例均来自本院门诊,25例患者29颗牙,年龄10~17岁。其中,男13例,女12例。中切牙阻生10颗,侧切牙阻生4颗,尖牙阻生14颗。常位埋伏20颗,腭侧移位3颗,远中倾斜移位6颗。临床表现为上前牙缺如,邻近乳牙滞留,邻牙向缺隙倾斜移位导致萌出间隙严重不足,个别患者邻近恒牙畸形,有多生牙。

1.2 方法  术前进行患牙定位,对患牙间隙不足者要通过固定正畸技术排齐上颌牙,获得足够阻生齿萌出的间隙。外科翻瓣导萌术手术步骤:常规消毒,2%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根据定位选取手术进路,从患牙牙槽嵴顶做梯形切口,翻开黏骨膜瓣,暴露牙冠,局部止血,在牙冠上粘接带有0.20mm 牵引结扎钢丝的正畸托槽或舌侧扣,清理创面,缝合切口,将牵引钢丝的游离端固定于邻牙上。在术后第14天开始将结扎钢丝的游离端与上牙弓的主弓丝做弹力结扎,使用弱而持久的力进行牵引(一般小于0.98N),使阻生牙萌入牙列。

2、结果

25例患者均助萌,其中,有21例在5~16个月萌出,有3例同时有2颗阻生牙,因位置关系须分先后牵引,有1例呈水平阻生,经2年后才萌出,无局部伤口感染及托槽脱落现象。最长随访2年,被治疗牙未见牙髓、牙周、根尖病变,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见图1。

a.治疗前  阻生、易位

b.治疗后图1  阻生前牙治疗效果

3、讨论

对埋伏牙进行准确的三维定位是导萌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选择暴露埋伏牙手术进路和外科导萌的根本依据,而X线检查是埋伏牙定位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常规拍摄定位牙片、咬牙合片及全景片等,大多都可定位,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直观显示埋伏牙的高度、唇舌向的位置关系、长轴的倾斜度及与周围邻牙的位置关系,从而准确地制定手术方案和实施操作[2]。同时,还必须结合临床口内检查,尤其是牙片示埋伏牙与邻牙重叠较多者,往往在唇侧或腭侧黏膜上均可触及[3]。

手术中要注意去除导萌道的牙槽骨,形成埋伏牙的萌出通道,但应尽量保留颊侧缘牙槽骨,形成“隧道”,这样在牙齿萌出后,建立良好的牙周组织及龈缘附着。去除牙囊壁以能容纳贴托槽即可。托槽的选择应注意,方托槽太厚、太宽,使游离瓣不易缝合,且结扎后太死板,不易自由摆动,不利于牵引导萌。采用舌侧扣,结扎丝松松固定于舌侧扣上,这样结扎既可摆动,也不会松脱,适应埋伏牙的牵引导萌。确保托槽粘贴的牢固,关键是隔湿,粘托槽在术中进行,创面渗血,可用1%肾上腺素棉捻放在创面周围止血[4]。

翻瓣导萌过程与牙齿正常萌出很相似,符合牙周组织的生长附着环境,治疗完成后,牙龈外形及牙周组织附着均较好,且术中可直视埋伏牙的位置及邻牙关系,有助于制定牵引方向,术中可同时去除硬组织障碍,临床适应证较广,是埋伏牙导萌的首选方法[5]。

【参考文献】

[1]袁虹.“2×4”矫治技术的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1999,6(1):33-34.

[2]钱珑,朱家梁.螺旋CT在骨埋伏多生牙的应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O3,23(6):535-537.

[3]姚维群.上前牙轴向咬牙合片对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探讨[J].口腔医学,1995,15(1):29.

[4]邓益辉,皋有家,杨 艳,等.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手术方式的探讨[J].医学新知杂志,2000,10(4):224.

[5]李红薇.不同导萌方法矫治埋伏阻生牙的临床观察[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27(3):73.

作者单位: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扬州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