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儿牙> 宝宝长牙全攻略

宝宝长牙全攻略

2016-05-23 09:53:05    浏览:0    评论:0    来源: 微博
字体大小: - +

长牙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妈妈们在孩子差不多大月龄的时候也都会注意起这个问题。不少妈妈关于长牙的问题都有不少的疑问:什么时候出牙正常?宝宝流口水、厌食是不是长牙了…

长牙问题TOP5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

曾有统计,出生后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占10%、7个月前长牙的占50%、10个月前长牙的占90%。生后10个月还未长出牙的婴儿,约占1成。如果孩子发育、发展正常,没有特别的疾病,即使开始长牙多少晚些也不必担心,方便的时候可以去接受一下体检。

如何判断宝宝开始长牙了?

第一,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经常咬妈妈的乳头,母亲会感到很疼痛,或是老喜欢吃咬别的东西;第二,观察宝宝的口腔,上牙龈或下牙龈有发白迹象,有的还会白得厉害,这就表明宝宝要长牙了。

宝宝出牙不按顺序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的牙齿,下排牙齿先长出来,然后才是上排牙齿。但有的宝宝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哦。

宝宝牙齿黄黄的,为什么?

乳牙刚长出是白色的,若有黄色牙菌斑附着,看起来会黄黄的。若牙齿已有脱钙现象,也会呈局部黄色或白色斑块。刷牙即可去除牙菌斑,初期脱钙可由唾液内离子成分,或牙齿表面涂氟来帮助再钙化

  10个月了才长五颗牙正常吗?

父母可采用下列公式简单地估算一下:出牙数(婴儿)=月龄一(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乳牙;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宝妈问:母乳的孩子长牙早是因为妈妈补钙补的太多了吗?

解答:长牙早晚具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有一定遗传倾向,与是否补钙、缺钙无关。牙胚在胎儿期已形成,生后就逐渐生长。我们看到很小的婴儿开始扣压床、流口水都与长牙有关。第一颗牙齿萌出时间多为生后满6个月,也可早在满四个月,也可晚在生后1岁。对于出牙时间和规律,家长只有等待和接受。

出牙症状大盘点

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几乎是所有出牙期的宝宝共有的特征。等到一周岁左右,随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完善,会慢慢消失。

爱咬人、爱啃咬——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包括喜欢吃手,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食欲不振、不爱吃奶——宝宝很想塞个东西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但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为吸吮的动作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又显得对吸奶毫无兴趣,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的宝宝也会拒绝进食固体食物。

烦躁易怒——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你会明显感觉宝宝啼哭的次数增加,睡觉越来越不安稳。

轻微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38度,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腹泻——当宝宝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给宝宝停止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拉耳朵、摩擦脸颊——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

出牙怎么护理?

1、试着给宝宝喂婴儿苹果片,对于更小的宝宝,则应用毛巾包裹苹果片,而妈妈用手拿住毛巾。或者将毛巾用水浸湿后冰冻,然后让宝宝咬住冰冻毛巾的一角。

2、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3、在奶瓶中注入水或果汁,然后倒置奶瓶,使液体流入奶嘴,将奶瓶倒置放入冰箱,直至液体冻结。宝宝会非常高兴地咬奶瓶的冻奶嘴。记得要不时查看奶嘴,以确保它完好无损。

乳牙如何清洁?

1、清洁用品:纱布、纱布巾、棉签或海绵棒,也可以开始选择合适的乳牙刷,刷头要够小,刷毛要够软。市场上也有专门的指套牙刷,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

2、清洁姿势: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在腿上,让宝宝的头稍微往后仰,用干净的纱布蘸点清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跟长出来的牙齿。

3、清洁时间:每次喂养完都要清洁口腔或者让宝宝漱口,每天早晚清洁一定要非常认真仔细,尤其是晚上临睡前那一次清洁。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