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热点医讯> 南京中大医院建立远程病理诊断平台 半小时快速冰冻病理报告

南京中大医院建立远程病理诊断平台 半小时快速冰冻病理报告

2016-04-18 16:54:56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字体大小: - +

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的江苏,不断强化医联体建设,而且在深度推进与基层医院对接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该院医疗集团旗下的医联体成员单位--兴化市人民医院,率先启动了面向省内外的远程病理诊断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医联体内的医院间有了病理诊断远程会诊渠道,基层医院也可以实现快速冰冻病理半小时出报告,大大提升基层医院病理诊断水平,让当地患者直接受益。点掉一颗痣没想到是黑色素瘤“曾接触过一个从基层医院转过来的病人,癌症已经转移到淋巴系统。经过询问才知道,5年前在脚上有颗痣,就去当地医院点掉,根本没想到要做病理。加上部分基层医院受到病理诊断技术水平限制等原因,这种情况在不少基层医院客观存在。病理远程诊断的逐步推进后,这种现象可能会稍有减少,同时可提升基层医院病理诊断水平。”中大医院病理科主任张丽华介绍道。

来自苏北农村,50多岁的老李,前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腹股沟肿大,到当地医院检查后,竟然发现得了淋巴癌。老李很纳闷,怎么无缘无故就得了淋巴癌?到中大医院经病理分析,确实是淋巴癌。医生问诊后得知,老李5年前,在脚后跟的地方,有个大约直径2厘米黑痣,就去当地医院点掉。后来几年,身上也长了一些痣,老李觉得也不大,就自己烧了一下。医生根据老李的病情、症状及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老李的淋巴癌是之前的黑色素瘤转移,之前被点掉和烧掉的“黑痣”就是黑色素瘤。

基层病理诊断水平亟待提升病理乃医学之本,也是外科医生的眼睛,病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基层医院病理技术薄弱,培训一下基层病理医生,是否就能短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张丽华表示,病理诊断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凭借病理医生的经验,判断采集的切片是否有异常。而培养一个有经验的病理医生可能要10多年,经手1万例以上,才能发初步病理报告;经手3万例以上,才能复查下级医生的报告;经手5万例以上才能解决疑难杂症诊断。按每天查阅20例切片计算,完成5万例至少需要长达十年。”因为培养周期长等原因,现在病理医生处于严重匮乏。

据统计,目前病理医师缺口为4到9万人,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倒三角现象,病理医师后继乏人。而二级医院等基层医院受病种、人才、技术等因素影响,加上以往上级医生指导相对缺乏,对不少病种就可能会缺乏诊断经验。张主任介绍,曾遇到一个病人,从基层医院转过来,几年前在基层医院的诊断是宫颈炎,但是其实是宫颈癌,并且已是晚期。因而,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远程病理会诊是破解当前基层病理人才短缺的有效手段。兴化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在物镜下,把整张病理切片扫描后通过网络,将数字切片与相关病史上传到诊断平台,中大医院病理科张丽华主任,打开看到诊断平台的数字切片后,放大数字切片,仔细诊断,并提交诊断报告。张丽华主任在手机上下载APP后,在有网络的环境下,也可进行诊断。据了解,在网速较快的情况下,切片快速传输到平台,从上传到诊断,对于病情相对不是很复杂的病人,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这就意味着基层医院也能完成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病人术中取活检,必须半个小时内得到诊断报告,手术医生才能做出进一步的手术方案。数字化病理不仅支撑医疗体系正常运转,同时能够实现疾病的标准化诊断和标准化数据收集。在病理大数据中,将切片与正常组织细胞进行比对,情况正常就直接出报告,出现异常,则再传输到病理医师的诊断平台,大大降低病理医师的工作量。特别适合对于体检这一健康人群居多的检查项目。

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中大医院副院长陈明介绍,目前,中大医院集团已经有25家医院加盟,这次病理远程诊断以中大医院集团内的兴化市人民医院为试点,以后将在集团内乃至更大范围逐步推进。在这种模式中,对不同层级医院的病理科设置进行规划和调整,基层病理科要重点做好规范的标本处理和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对疑难病例应建立合理的会诊制度。陈明指出,不同层级的医院充分利用其医疗资源,并能准确对病理进行诊断,让基层患者得到省城三甲医院的精准诊断,并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患者就医可以少走冤枉路,诊疗方案也更加科学化、精准化。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