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信任服务”时代的医院营销
一、民营医院的生死攸关的营销困境
全国将近13000家民营医院几乎和公立医院数量上持平,然而就诊人数却不及公立医院的九分之一。
民营医疗的营销困境由来已久,长期存在的虚假宣传,夸大效果,恶性竞争等弊病,是民营医院生存的迫不得已,也是医疗营销路上的一块顽疾。
民营专科医院的传统营销渠道不外乎百度竞价、各种论坛贴吧、qq群、以及各大媒体平台的软文等。虽然实际就诊转化率依旧很低,然而这些渠道中最有效的当然是百度竞价。
百度竞价整改,百度贴吧等产品开始"严肃纪律",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医疗行业的传统营销模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现在医院还有在正常推的吗?"、"360允许做医疗竞价了吗?"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医疗营销群里的竞价员都在问;
"百度一调整,我们老板直接撤资不做医院了"、"哪有有效的新渠道啊?"很多人都在抱怨;
"谁能够接我们的新媒体营销,带来一个转化给你提成!"医院营销负责人到处找第三方渠道。
为了生存民营医院陷入了营销焦虑,而这焦虑与困境有着多重的原因。
二、民营医院困境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民营医院对于营销如此重视,为什么营销渠道成为了民营医院生存的生命线?
民营医院诞生之初就被戴上了价格昂贵、骗人钱财、医生水平不高的帽子。说白了就是人民群众在就诊这件事儿上对民营医院持有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宁愿去公立医院排队受罪,也不轻易到民营医院,因为病关生死,岂能儿戏。
此时民营医院一般只能打出专科特色,通过各种真实的夸大的宣传获得一些有病急乱投医心理,或者第一接触对象就是本院的病人前来就诊。
然而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大,以及一些行业负面信息的影响,就会加深病患对于民营医院的不信任,即便实际数据显示公立医院的医疗事故远远超过民营医院,但是源自心底的怀疑,会起到扩大效果作用。
这种根本上的有色眼镜就造成了民营医院生存的根本困境,和对营销渠道严重以来的先天顽疾。
三、民营医院的营销进行时
历经传单、会员卡、类似期刊杂志一样的宣传过后,当互联网营销效果开始展露头角的时候,民营医院开始把重金砸向百度竞价,雇佣培训专业的咨询人员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相应咨询。
这种直白而简单粗暴地模式,给医院最快的带来了病患就诊,同时为自己的深层次品牌营销挖了一个大大的坟墓。当然部分只追求短期效益的医院坑害了长期从业的民营医院。
良性的病患就诊是建立在病患对于医院、医生的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有了这个基础才会给医院带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传播。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