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危害及预防技巧
口腔医学上认为牙周病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始动因子,牙菌斑是引发牙周炎的发作的主要元凶。也是牙周组织产生破损的必要因素;牙石、牙面着色、食物嵌塞、创伤、牙位异常等局部促进因素;遗传因素、吞噬细胞的功能缺陷或数目减少、性激素、吸烟、糖尿病、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等全身性易患因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逐渐松动以致脱落,分布在牙周组织上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则是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牙周病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发病率高。
牙周病是人类的高发疾病,而我国又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据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牙周病的患病率达到80%以上。
2 、危害大。
一般人普遍认为,牙龈的炎症是个小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这种看法非常错误和危险。一方面,牙周病发展的最终结局即是患牙的逐渐松动和脱落,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还影响美观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和许多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发生关系密切,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妊娠妇女而言,牙周病不仅对孕妇的健康不利,更会危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增加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牙周病是发生在“小口腔”中的“大毛病”。
3 、隐匿性强。
牙周病的发展是一种慢性过程,患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口臭等症状。而当患者自觉有咀嚼无力甚至牙齿松动等症状时,牙周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也给治疗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虽然牙周病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危害,但还是可防可治的。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平时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较彻底地清除牙菌斑,这对预防牙周病的发生能起到积极作用。
牙周病患者可采取五字保健法,效果较好。
每次就餐后,刷牙之前,把洗净的食指伸进口腔,顺牙的方向把积存在牙周围的残留物“赶”出来,还起到按摩牙床的作用。
经过推赶后,再用牙刷顺牙齿方向从牙缝中刷去剩余的残渣。
将留在口中及牙齿上的残留物漱掉,可用2~5%食盐水。
经过上面几步骤后,在用食、拇指轻轻按摩牙龈10~15次,从上到下逐个按摩,以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迅速消除。
上下嗑叩牙齿10~15次,以运动牙根部,起到固齿作用。长期坚持,能使牙周病得到控制,未患病的牙齿得到保护。
以上是茄子口腔云整理的关于牙周病的危害和预防技巧,有一副好的牙齿才能身体健康,如果牙齿出现问题,一定要去看口腔医生。在生活中,对于牙齿的防护也很重要,由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大家也可以在网上搜一些牙齿保健方面的口腔视频进行学习观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