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儿牙> 宝宝舌头的鹅口疮,你注意到了吗?

宝宝舌头的鹅口疮,你注意到了吗?

2016-05-20 11:08:30    浏览:0    评论:0    来源: 搜狐公众平台
字体大小: - +

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状如鹅口,故称鹅口疮。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名“雪口”。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新生儿,以及久病体虚的婴幼儿。

鹅口疮是感染白色念珠菌所致。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导致鹅口疮的原因很多:怀孕期的妈妈喜食辛热的食物,造成胎热内蕴;产妇阴道秽毒壅盛,当婴儿出生时经过产道时侵入儿口;出生后不注意口腔清洁;长期服用抗生素;长期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均可引起鹅口疮。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若体虚邪盛或治疗不及时,鹅口疮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居家护理、治疗对策

妈妈要鼓励患病宝宝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宝宝因为疼痛不愿吃东西,妈妈应耐心用小匙慢慢喂哺,以保证营养。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宝宝患鹅口疮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保持宝宝的大便通畅,如有大便干结,适当食用水果及蜜糖。可用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涂擦患处,也可用冰硼散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药时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以防复发。

如果出现面红目赤,发热,烦躁等症状时,可给宝宝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若患儿形体瘦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颧红,手足心热,可给予知柏地黄丸服用。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可给宝宝进行推拿,清心经,清脾经,清天和水,摩腹各100次,每天1次,连续推拿7天。

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如果宝宝不愿意进食,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若发现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治疗5~7天后仍未改善,或鹅口疮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食疗小妙方

①竹叶灯芯乳:取淡竹叶6g,灯芯草1.5g,水煎取汁10毫升,兑乳汁中拌匀服用,每日数次,不拘多少,可起到清心泻火的作用。

②冰糖银耳羹:取银耳10~12g,洗净后放在碗内加开水浸泡,待银耳泡至发胀后,拣出杂物,再加适量冷开水及冰糖,放锅内蒸熟,食银耳饮汁,每日一次,起到滋阴降火的功效。

③白萝卜橄榄汁:白萝卜汁3~5毫升,生橄榄汁2~3毫升,混合放入碗内置锅中蒸熟,晾凉,分1~2次服完。每日1~2剂,连用3~5天,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