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干预前后MIC-CR位髁突位移变化
近期,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口腔正畸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旨在探讨正畸干预对最大牙尖交错位(MIC)-正中关系位(CR)髁突位移量的影响。研究指出,正畸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对于TMD患者尤甚。因此,正畸医生要认识并注意到错牙合畸形对TMD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并正确认识MCD在诊断中的局限性。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9期《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选取16~45岁门诊正畸患者31例,其中非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组16例(NTMD组),TMD组15例,在正畸干预前后分别取MIC与CR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畸干预前后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
正畸干预前TMD组与NTMD组MIC-CR之间髁突位移(MCD)量存在差异,正畸干预后两组MIC-CR位移量减小,TMD组较为显著,且多为有利变化,TMD组正畸干预前后MIC-CR髁突位移量与TMD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相关性。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shandykdxxb.aspx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