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口腔新闻> 宝宝长牙了,妈妈需要注意哪些

宝宝长牙了,妈妈需要注意哪些

2016-07-29 19:46:22    浏览:0    评论:0    来源: 茄子口腔云
字体大小: - +

婴儿会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生出第一颗乳牙,一共20个,相继持续到2岁至2岁半时全部长齐整口牙齿。出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有些情况,妈妈不是很了解。那么,在宝贝开始长牙的时候,究竟有哪些事情需要妈妈特别注意呢?让口腔医生来告诉您。

要让宝宝拥有一副好牙齿,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婴幼儿由于手的技能尚不健全,还不具备自觉清洁口腔的能力,所以刷牙需要家长的辅助。据口腔医生说,婴幼儿口腔狭小,口腔黏膜相当柔嫩,且血管丰富,易受损伤,故应特别注意保持婴儿口腔的清洁。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

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此时,要避免让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流口水时,应给小儿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 这段时间婴幼儿的抵抗力会稍微下降,必须注意防感染,寒冷的季节应给小儿保暖,保持清洁卫生。

当宝宝正在长牙时,牙床、牙龈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残渣停留在上面,则会让原本轻微发炎的牙龈状况更加严重。因此,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帮他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婴儿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注意不要让孩子吞食牙膏。

以上是茄子口腔云整理的宝贝出牙时,妈妈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