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近期,鹤壁市人民医院侯占英等研究了健康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研究发现,肠道病毒隐性感染在健康学龄前儿童中较为普遍,其隐性感染状况受生活环境及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该文章发表于2016年01期《中国处方药》上。
该研究旨在掌握健康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分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们选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5岁以下近半年内无发热、疱疹、皮疹等病毒感染症状的健康儿童106名,采集研究对象肛拭子标本,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肠道病毒通用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原隐性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106份肛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24.53%,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隐性感染率为8.49%,其他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为16.04%,未检出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隐性感染和多种病毒混合感染。1~3岁儿童总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其他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4~5岁儿童(P<0.05)。第二季度儿童总肠道病毒、其他病毒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另外三个季度(P<0.05)。生活环境近1个月内疫情爆发史为儿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检测)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有其他5岁以下儿童为儿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除EV71、Cox A16之外)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近1个月医疗机构就诊史为健康儿童EV71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每日洗手大于3次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的保护因素。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