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口腔,健康身体
自2008年开始,世界各地的口腔健康相关机构和社区逐步开展“世界口腔健康日”活动,提醒人们健康的牙齿、牙周组织以及健全的口腔功能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远离口腔疾病,消除口腔痛苦,可以让人充满自信,且益于全身健康。2016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主题为:一切从这里开始――健康口腔,健康身体(It all starts here.Healthy mouth.Healthy body)。
2016世界口腔健康日主题
世界牙科联盟(FDI)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6年世界口腔健康日(WOHD)的主题:一切从这里开始――健康口腔,健康身体(Itallstartshere.Healthymouth.Healthybody)。
“一切从这里开始――健康口腔,健康身体”,该主题基于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广泛认可,目的在于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口腔健康。WOHD的主题非常灵活,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该核心信息下讨论多个口腔健康相关主题。
FDI表示,今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影响,鼓励人们做出改变。同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包括健康协会、专业团体、成员组织、政府组织、学生、教师和普通公众等。
FDI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社区中的口腔健康宣传,并尽可能扩大影响。
全球共庆世界口腔健康日
据FDI介绍,在2016年3月20日这一天,将有来自全世界130个国家200家机构的一百万多名牙医/口腔医师与FDI一起庆祝世界口腔健康日,使全世界的人们共同提高对保持良好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来自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已承诺帮助改善全球口腔健康,并告诉人们良好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
口腔健康远不止于可以让人拥有美丽的笑容。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很多系统性疾病与牙龈疾病和口腔健康状况不佳有关。在一项研究中,40%患有严重牙龈疾病的患者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其他慢性疾病[PrevChronicDis2011;8(3):A50]。因此,良好的口腔健康是与个人的整体生活质量相关。
全球有近39亿的人受到口腔疾病的影响。世界上90%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患口腔疾病,需要政府、卫生协会和社会等增加对口腔疾病预防、检查和治疗项目的支持和资助。
许多口腔专业机构和团体可以以WOHD为契机,促使本国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真正发生改变。
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健康不仅仅是可以让人拥有美丽的笑容和清新的口气。有研究发现,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虽然许多情况下,这种联系的性质(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仍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口腔健康状况与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维持口腔健康的最简单措施,即每天刷牙两次,每次2分钟,应作为口腔护理的常规程序。
维护全身健康从维护口腔健康开始
身体健康和口腔健康密切相关。全身状况会影响口腔,反之亦然。良好的牙齿和牙龈健康状况能帮助改善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任何时候开始进行口腔健康管理都为时不晚。与其他重大疾病一样,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防治口腔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两分钟,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措施,如使用牙线、漱口液,嚼无糖口香糖等。此外,定期进行牙齿和口腔检查也非常重要,有助于人们保持终生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各年龄段牙齿护理注意事项
世界口腔健康日是一个国际节日,旨在宣传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促进人们对维护口腔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不同阶段牙齿和口腔健康护理重点不同。FDI发布的《口腔疾病挑战》(第二版)(the Oral Health Atlas(2nded)对此进行了介绍。
拥有一副健康、功能完整的牙列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均非常重要,因为其是说话、微笑、交际和饮食等人类基本功能的保障;此外,牙齿还与个体的面部形状和结构有关。
一般情况下,正常牙列由20颗乳牙组成,后被32颗恒牙代替。大约在婴儿6到10个月的时候,牙齿开始萌出,一般从下颌乳切牙开始。到两岁半的时候,所有乳牙都已萌出。健康的乳牙可以维持下颌继发恒牙的萌出空间;如果乳牙因为龋病和外伤过早丧失,可能会导致继发恒牙萌出空间的丧失,造成恒牙列拥挤。
大约在6岁时,下颌恒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萌出。从乳牙列到恒牙列的替牙期将持续到12岁。21岁时,理想情况下,所有32颗恒牙都已经萌出。
在人的一生中,牙齿和口腔组织均暴露于许多可能导致疾病或甚至牙齿缺失的环境下。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时可以预防的。正确的自我和专业口腔护理,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高糖分摄取、吸烟等危险因素,可以使功能牙列保持一生。
下面是各年龄段牙齿萌出情况及与之对应的口腔健康习惯。
年龄:6个月牙齿开始萌出。
孩子的第一颗牙齿刚萌出时就要进行清洁或擦拭了。使用含糖饮料和果汁的奶瓶可以引起早期儿童龋,最好使用白开水代替。
年龄:两岁半所有乳牙(上颌和下颌)均已萌出。
儿童可以在父母监督下开始刷牙,每天两次,每次使用豌豆大小量的含氟牙膏。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在婴幼儿早期就开始。
年龄:6岁恒牙开始萌出。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甜品摄入的量和频率;养成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的习惯。
年龄:12岁大部分恒牙都已萌出。
这是运动增加,应戴防护牙托。
年龄:21岁第三磨牙(俗称“智齿”)最后萌出。
这时要避免糖、烟草和酒精。
良好的口腔卫生和习惯、经常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避免龋病和牙周疾病。另外,孕妇更要注意维护口腔健康。
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引发口干,可能增加口腔疾病风险。定期检查可能有助于维持口腔健康,保证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世界口腔健康日将通过一系列简单的互动方式来阐述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联。
在世界口腔健康日官方网站www.worldoralhealthday.org上,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口腔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知识。
同时,FDI还将通过一系列如社交媒体、手机游戏、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呼吁全球公众参与到世界口腔健康日的宣传活动中来。
心血管疾病
“在牙龈炎症状态下,进入血流中的细菌和牙菌斑数量比牙龈健康时高得多。进入身体的细菌含有促凝蛋白,可能会堵塞血管和动脉,进而增加卒中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人们已经认识到牙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这两种疾病经常被一起发现)但还没有最后确定二者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许多其他潜在危险因素,如吸烟和老龄,既可以导致牙周疾病也可以导致心脏疾病)。2005年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研究中,研究者随机选取了1056例没有心脏病史或卒中史的受试者,测定他们的牙周细菌水平,在排除年龄、性别和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发现牙龈疾病与心脏疾病独立相关[Circulation.2005;111:576-582]。
有理论认为,咀嚼时少量细菌进入了血流中是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口腔炎症中的一些“不良”细菌可能寄居在血管中,最终导致血管阻塞。有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有牙周细菌碎片存在,证实了上述理论。同时,2007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治疗牙龈疾病在6个月内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N Engl J Med 2007;356:911-920]。
糖尿病
“牙龈/牙周疾病与糖尿病相关,而且可能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或牙龈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两者间的联系再次被强调。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随访了9296位未罹患糖尿病的受试者,检测了他们在过去20年间的牙周细菌水平。结果发现,在该时间段,牙周疾病水平更高的受试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牙周疾病水平低或没有牙周疾病受试者的两倍[Diabetes Care.2008Jul;31(7)]。
很多研究均证实牙龈疾病会导致糖尿病,机制在于当口腔中的炎症非常严重时,会导致全身产生轻度炎症反应,反过来破坏机体的糖加工能力。各种炎症分子,可能某些会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妨碍人体细胞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生育问题
“牙周病与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增加有关。”
怀孕时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导致很多妊娠妇女的牙龈感染。一些人在怀孕期间会忽略口腔护理。
研究证实,牙周疾病或口腔炎症可能会促进机体分泌更多的前列腺素,导致早产。200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1周到24周之间发生牙龈疾病的孕妇,在胎儿37周前生产的可能性增加4至7倍。有证据表明,在牙龈健康状况极其不佳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低出生体重儿。2007年的一项针对3567名土耳其妇女和一项针对1305名巴西妇女的研究发现,牙周疾病、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相关。
阿尔茨海默症
“牙龈感染时释放的炎性物质与大脑中的炎症反应有关,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
一项由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医学和牙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发现,口腔卫生不良或者牙龈疾病可能会使发生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增高。
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由10位罹患和未患痴呆症的受试者捐赠的大脑标本,并从痴呆患者的脑标本中检测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产物[J AlzheimersDis.2013;36(4)]。
细菌通过进食、咀嚼、刷牙等日常活动,尤其是一些侵入性牙科治疗而进入血流,进而可能定期进入脑组织。研究者推测每次细菌进入到脑组织,就会刺激“蓄势待发”的脑细胞产生免疫反应,释放出更多的杀死神经细胞的化学物质。这可能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典型变化――大脑改变的一个机制,也可能是造成思绪混乱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原因。
肺炎
“口腔感染与肺炎的风险增加有关。”
口腔健康不良和肺炎之间也有联系,虽然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于高危人群。2008年一项针对老年受试者的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受试者罹患肺炎的数量比未患牙周感染受试者高3.9倍。
肺部与口腔距离较近,即使健康的口腔中也有很多细菌,但口腔中的一些致病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引起肺炎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引用的一些干预性研究表明,改善口腔健康可以减少呼吸系统感染。
胰腺/肾癌
“牙周病可能与胃肠道和胰腺癌相关。”
2007年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于1986-2002年间每隔两年调查一次51529名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在216例罹患胰腺癌的患者中,有67例同时患有牙周疾病。排除受试者吸烟因素,研究发现既往牙周病史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J Natl Cancer Inst(2007)99(2)]。研究提示,这可能与全身炎症反应或在感染口腔中产生的致癌物质水平升高有关。
有趣的是,科学家在解释为什么牙周疾病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时也提到牙周病对胰腺的损害。胰腺是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器官,随着对胰腺癌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牙周局部感染对胰腺也有影响,但原因尚不清楚。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