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义齿的制作程序 ——无牙颌的印模和模型&颌位记录转移
一、无牙颌的印模
1、选择托盘
上颌托盘要求:边缘要求比牙槽嵴宽2-3mm
边缘和腭部距黏膜转折处和腭顶2mm
后缘盖过翼上颌切记和后颤动线
下颌托盘要求:边缘要求比牙槽嵴宽2-3mm
边缘距黏膜转折处以及舌侧翼缘区距口底2mm
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边缘稍短时用蜡片和打样膏加长)
2、准备打样膏
将红色打样膏(上颌一般需要一整块打样膏,下颌需要3/4块打样膏)放入60-70度的热水中,待其软化后置于托盘中
3、初次印模
上颌初次印模:
(1)托盘就位:取模时站在患者的右后方,左手绕过患者头部,用拇指、示指和中指或者口镜牵拉上唇和左侧口角,用椅位的头枕部支撑患者头部,防止过度向后仰。用右手拇指、示示指和中指抓紧托盘旋转就位,托盘后缘、翼上颌切迹的位置先就位,然后就位托盘前部。托盘的手柄应该和鼻子在一条直线上。牵开左侧颊部,确认印模材料包裹了全部托盘边缘,同样的方式检查右侧。牵开嘴唇,让印模材料压入唇侧前庭沟。
(2)肌功能修整:可先教患者如何主动肌功能整塑
被动的肌功能整塑:医生先牵拉患者上唇向下,然后分别牵拉两侧颊部肌肉向下前内方向,进行上颌印模唇颊侧边缘整塑( 整塑唇颊系带及唇颊前庭黏膜皱襞)
主动的肌功能整塑:(费老师说上颌无法做主动肌功能修整,他的做法为在前牙区不做肌功能修整,以增加唇系带区基托的密合性)嘱患者闭口作吸吮动作,可整塑上下颌唇颊侧边缘,嘱患者微闭口时下颌左右侧方运动,可整塑上颌颊侧后部边缘厚度
(3)将印模冲水硬固后,从口中取出
下颌初次印模:
(1)托盘就位:取模时站在患者的右前方,使用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拿稳托盘,用左手示指或者口镜牵拉左侧的口角和邻近的嘴唇,从牵拉开的左侧口角处旋转就位托盘。用左手或者口镜牵拉开下唇,确保下颌托盘放置在正中的位置,覆盖牙槽嵴。轻轻下压托盘,嘱咐患者抬起舌头,在前部托盘就位时将舌头轻触前部托盘顶部,然后就位后部托盘使用口镜或者示指将颊侧软组织牵拉出,以防在颊棚区和托盘之间形成肥厚的软组织垫。
(2)肌功能修整:
被动的肌功能整塑:医生先牵拉患者下唇向上,然后分别牵拉两侧颊部肌肉向上前内方向,进行下颌印模唇颊侧边缘整塑
主动的肌功能整塑:嘱患者闭口作吸吮动作,可整塑上下颌唇颊侧边缘,伸舌舔上唇,井用舌尖分别舔两侧口角,可整塑舌系带及口底黏膜皱襞处印模边缘;嘱患者做闭口咬合动作,可整塑远中颊角区
(3)将印模冲水硬固后,从口中取出
PS:注意舌侧翼缘区托盘边缘的伸展
4、终印模
将初印模组织面及边缘均匀刮除1-2mm,需要缓冲的地方多刮除一点(以免由于骨突等部位软组织受压而导致模型的缺损)用藻酸盐印模材取模(具体操作同初印模的制取)直至终印模材完全硬固后,用气枪从印模边缘吹气,然后将终印模取出。终印模表面应完整,无气泡和缺损,组织纹理清晰,终印模材厚度适中,均匀,无打样膏的暴露
费老师:红膏难以去除,一般取模时左右动,以增大红膏与黏膜的不密合性;也可以用流体硅橡胶代替藻酸盐印膜材,但要制作机械固位形
二、模型(略)修整模型:尤注意在取模过程中由于软组织的压迫造成的缺损,制作缓冲区,后堤区形成“M”形
三、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
1、制作暂基托:首先应浸湿模型
上颌:将一片蜡片烤软后重叠在一起,然后置于模型上轻轻按压,使蜡片与模型表面紧密贴合,切除边缘多余部分,在距离牙槽嵴顶腭侧4mm和暂基托后缘前10mm内埋增力丝,以增加其强度
下颌:将一片蜡片烤软后重叠在一起,从中间切开一开口后置于模型上轻轻按压,使蜡片与模型表面紧密贴合,切除边缘多余部分,在距离牙槽嵴顶舌侧3mm内埋增力丝,以增加其强度
2、蜡he堤的制作:
(1)将蜡片烤软卷成条状,弯成与颌弓形态一致的弓形,前牙区压在暂基托上牙槽嵴顶稍偏颊侧的位置后牙区位于牙槽嵴顶形成蜡he堤,用热蜡刀将蜡堤与基托粘接,切除蜡堤远中过长的部分,在翼上颌切迹和磨牙后垫前1mm处形成向近中倾斜约45度的斜面
(2)修整蜡he堤的宽度和高度:前牙区宽约7mm,高约7-8mm;磨牙区宽约8-10mm,高约5-6mm.
(3)修整唇颊面形态,使蜡堤唇颊面至基托边缘为一个平滑的表面。前部蜡堤唇面应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方8-10mm,检查唇部丰满度及鼻唇沟,与年轻时照片对比以确定蜡颌堤的前后位置
(4)确定he平面:上颌蜡he堤下缘要露出上唇缘约2mm,前面和瞳孔连线平行,前后蜡he堤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可将患者耳屏中点和鼻翼底部用眉笔连线后用he平面板置于蜡he堤he平面上检查
3、确定垂直距离:让患者上身坐直,保持头颈部直立,目光平视。用眉笔在患者鼻尖点和颏前点皮肤表面各做一标记,将上颌托戴人患者口内,使其精神放松,上下唇轻轻闭合,用垂直距离测量尺测得患者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为使患者消除紧张,可教其反复练习发唇音,或做吞咽动作。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2 ~ 3m 即为该患者的咬合垂直距离。将下颌托戴人患者口内,检查上下颌托咬合时的垂直距离。通过调整下颌托蜡堤高度,使上下颌托轻轻咬合时达到所确定的咬合垂直距离,同时上下拾堤平面能够均匀接触。
4、确定正中关系:在上颌托蜡堤后部颌平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切出前后两条不平行的V 字形沟,深约3mm,蜡堤表面及V 字形沟内涂一层凡士林。在上颌托后缘中线处粘接一个直径约5mm 的蜡球。将下颌托蜡堤拾平面后部 (相当于尖牙部位以后)2mm 厚的部分切除。先将上拾托戴人患者口内,在下拾托蜡堤后部添加加热软化的印模膏或蜡等咬合记录材料,然后将其迅速戴人口内,采用后牙咬合法,肌肉疲劳法,吞咽法,肌监控仪等方法(因为加工厂只能上简单颌架,无法模拟正中关系位,所以卷舌后舔法,医生辅助对抗法,哥德式弓,下颌轨迹描记仪等方法不能应用),使下颌后退咬合至上下给托前部蜡堤轻轻接触为止。待咬合记录材料硬固后,将上下拾托从口内取出,检查上下拾托对位情况,咬合记录材料应该固定于下颌蜡堤上,与上颌蜡堤对位准确、稳固。
5、颌位关系的检查
6、标记中线、口角线、笑线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