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科学认知“互联网+”?
民营口腔医院曾携手百度,做得“风生水起”,赚鼓了腰包。但是,这些年过去了,民营口腔医院并未像其他营利企业一样越做越好,而是越做越难做,越做越差劲,导致民营口腔医院觉得自己成了互联网公司的打工仔,甚至引发了前不久的莆百大战!
莆百大战以莆田系的失败而告终,但它并不是受伤者,百度也不是,受伤者只有患者,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回顾莆百大战,百度做了它该做的。竞价模式本就像武器一样,你会用,它能让企业良性循环,越做越好,你不会用,它就会变成七伤拳,你投的越多,表面效益是很好,但对自身会损伤严重。
我们举两个例子:
A:做个植牙手术行价是10000元,A的患者广告成本是1000元,A稍微过度医疗一下,收患者11000元,但把手术和服务做的很漂亮,结果是A不仅赚了钱还赚了口碑,这让它后面的患者人均广告成本越来越低,结果自然是越做越好;
B:同样是行价10000元的痔疮手术,B的患者广告成本却是3000元,B也稍微过度医疗一下,收患者13000元,手术和服务也做的很漂亮,但结果是B不仅少赚了钱还搞坏了名声,并使它后面的患者人均广告成本越来越高,以致越做越难做。
对于A来说,它感激百度;对于B来说,百度不仅攫取了它的利益还害的它搞坏了名声!可事实上,真正的问题就在自身!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最让人所害怕的!
互联网+口腔医院
民营口腔医院+互联网使人害怕的两个原因
一,无专业互联网人才
茄子口腔云免费口腔管理软件认为民营口腔医院舍得巨额广告投放,舍得巨额聘请“能说会道”的医生,但是舍不得人力投入。在民营口腔医院的网络部里,你能看到一些看着很认真的竞价专员,但他们只是看着很认真,做起事来,除了低头提价和找人否词,再无其他事可做;你还能看到一些低头搬运文字的编辑,他们同样看着很认真,但是搬到各平台的文字,患者一看不是过分相信就是过分讨厌,完全处在两个极端之中。这个极端造成的危害是,过分相信的跑去治疗以后变成了过分怀疑;过分讨厌的从一开始就由潜在用户变成了形同陌路!
这么说让人听着不舒服,但却是事实;而造成这个事实的,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舍不得花钱请人才和培养人才!试问,让一个一月2000元左右的编辑,一天至少完成几十篇伪原创文章且收录率要达到60%以上,并且大多还不给买五险一金,但是要求却是要让他们带领医院在互联网中好好淘金!这不是纯粹的天方夜谭么!
民营口腔医院要想真正拥抱互联网,就不能叶公好龙,看着在互联网中十分活跃,但本质上一点都不懂互联网,更不懂的尊重互联网从业者,所以民营口腔医院网络部门几乎像菜市场,这月你来,下月我走;待遇都是,新来一两千,做好2500,干得漂亮,给你个3000元!
二,不真正站在患者的立场想问题
茄子口腔云认为:民营口腔医院大多爱搞一些表面上的以“患者为本”,比如,医嘱护士跑前跑后找各种理由不给处方单、医生各种“关怀”般的吓唬、笑颜如花的导医护士、装修奢华的环境……这些就是民营口腔医院惯用的“以患者为本”.
而在网络推广上,网站上各种免费体检、专家莅临、在线专家、尤其打着“百看不如一问”幌子,仍由商务通弹窗10秒一弹。这些小细节充分暴露出了急于求成,只顾业绩,不顾患者体验的习性!
当民营口腔医院不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做互联网,那么蜂拥而至的跑进互联网,只能算是跑进了互联网里的“电线杆”,所做的互联网工作,实际上与早期的电线杆推广没有区别。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