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正畸>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反24例疗效观察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反24例疗效观察

2016-03-05 11:24:00    浏览:0    评论:0    来源: 互联网
字体大小: - +

【摘要】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反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前牙反错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24例患者在平均16个月的矫治结束后,牙齿都已排齐,前牙覆覆盖都已调节到度,磨牙关系也达到了中性。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矫治技术,对安氏Ⅰ、Ⅱ、Ⅲ类骨性错畸形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能有效矫治前牙反错畸形。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治错畸形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2~25岁,均为恒牙。其中拔牙者13例,不拔牙者11例;安氏Ⅰ类错10例,安氏Ⅱ类错8例,安氏Ⅲ类错6例。矫治疗程12~28个月。

方法:对24例安氏Ⅰ、Ⅱ、Ⅲ类骨性错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矫治过程中全部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材料采用杭州新亚产直丝弓托槽,带环北京圣玛特产矫治弓丝。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

结果

未拔牙者的矫治疗程12~28个月;拔牙者疗程16~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后覆覆盖正常,磨牙基本中性或偏近中关系,牙列整齐,上下牙弓及侧面型协调。

讨论

前牙反是口腔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畸形,由于它对患者的颅牙面部组织结构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严重的妨碍作用,严重影响美观和功能,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是口腔正畸学预防性矫治的重要内容,而早期矫治对该类错畸形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尽早矫治[1~2]。这类错畸形也特别需要广大的口腔医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避免患者向严重的安氏骨性Ш类错畸方向发展。前牙反的早期矫治多采用以下常见的矫正方法:调磨乳尖牙、活动矫治器、前方牵引、功能性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矫治原理来源于方丝弓矫治技术,都需要先排齐整平牙齿,然后关闭拔牙间隙,最后再作精细的咬调整[3]。直丝弓矫治技术不仅在托槽中预成了理想的角度,巧妙的避免了在弓丝上弯制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的烦琐步骤,而且它吸取了细丝弓组牙移动的理论,在关闭拔牙间隙时省去了弯制关闭曲,也使得矫治疗程和方丝弓比较节省了大约4~5个月的时间,让矫治过程变得更简单和舒适[4]。本项研究表明,直丝弓矫治技术主要的治疗功效在于前牙反的纠正使上骨得到解放,促进了其正常地向前发育,同时限制了下骨的水平向生长,使下骨功能性后退,改善了上下骨的相对位置关系。本项研究中成年人的变化主要是牙位方面的改善,骨的变化不明显,矫治疗程远远长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本项研究表明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Ⅰ、Ⅱ及Ⅲ类轻度骨性错的效果良好,无论是拔牙还是不拔牙病例均可取得成功。我们认为对这类病例的治疗首先要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了解反的类型及病因以便确定合理有效的诊治计划。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安氏Ⅰ、Ⅱ及Ⅲ类轻度的骨性反均可为固定矫正的适应证,而那些严重骨骼不调所致的骨性反应首选外科手术矫治。总之,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矫治技术,对安氏Ⅰ、Ⅱ、Ⅲ类骨性错畸形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能有效矫治前牙反错畸形。

【参考文献】

1.刘艳杰,许文峰,刘玉亭.固定矫治器结合后牙垫矫治前牙反临床分析.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3):85-86.

2.刘凤君,金东兴,王荣,等.应用2_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矫治.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22(6):84-85.

3.李翠平,李利平,王琳.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错畸形应用研究.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1):9-10.

4. 孙晓卫,许天民.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器的疗效比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24(2):135-137.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