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营销管理> 聊聊那些“出格”的人和事(目测要被疯转)

聊聊那些“出格”的人和事(目测要被疯转)

2016-04-25 11:53:35    浏览:0    评论:0    来源: 华夏医界网
字体大小: - +

要讲出格,最应该要讲的应该就是北京圣马克医院吧——这个,像五星级酒店一样的肛肠科医院。对,与其说是医院,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五星级的酒店;曾经这个事情在和几位朋友聊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星级的医院啊,据说割个痔疮都要好几万,会有人愿意花这个钱去做这个事情吗?

——可是,为什么不呢?我去过一趟圣马克,也曾经和圣马克医院的美女负责人聊过一段时间并不太长的天;我想,我目前对于一些民营医院的吹毛求疵的服务态度的挑剔,就是来源于圣马克吧:医院的服务人员每见到一个访者都会微笑地跟你打招呼、楼道干净纤尘不染、露天的自助餐厅里面会有管家随时替你添茶加水而且会注意到你的一举一动……和我同行的小伙伴都完全惊呆了:这样的服务,别说在医疗行业,在酒店行业,也是数一数二的好不好!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美女负责人和音音一样,同样深信:未来的医疗行业,医生和患者,是需要成为朋友的;医疗不是冷冰冰,而是充满情怀与温度。

是的,讲到情怀,和温度。我想,“出格”的定义,大概就是:“因为你曾遇到过最好的,所以往后的一切,都只会成为陪衬。”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2016,我看好莆系医疗》,也写过《民营医疗|谁提出公开透明,谁就是龙头老大》;在这两篇文章里,用着当时那稚嫩的笔尖,去说着、写着也许在外人看起来异常狂傲的话语;然后直到我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发现: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做着“出格”的事情:我一直幸运地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态度和不甘于与别人一样的的做事风格,去实现了很多人不敢想、不敢做的“冒险”。

我逐渐发现,只有“出格”的人,才会做“出格”的事情。

我曾经在和广东省民营医疗协会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喝茶的时候,他说到:“民营医疗走到今天,其实最需要的是一种‘冒险’的精神,这种‘冒险’精神,不是说,今天你被百度卡住脖子,所以明天你就要‘勒令’自己整个家族或者是整个协会的所有医疗企业都不许再用百度;这种‘冒险’,意思是:今天你被百度卡住脖子,你要有勇气、有想法、有执行力地去实现明天或后天,你能有力量反击。”

是的,音音对此,深以为然。民营医疗发展到今天,60后、70后逐渐把手上的权杖交到80后、90后的手上;而80后、90后的新一代管理者、经营者们并不是缺能力,也不缺灵气,更不缺想法——他们缺的是上一辈们对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冒险”行业的鼓励、肯定和认可。

“出格”?当然需要有去冒险的勇气和想法啊。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必备的或者说非完成不可的任务一定有两个:

一是在这个项目或者是这个医院的管理过程中,打上属于你的烙印和气质(比如说,我一开篇就提到的北京圣马克医院);二是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一个怎样的管理者。

做任何的事情,恐怕都是一场和时间的比赛:你做得慢一点,别人一旦比你快你就失败;你不做,更会被那些比你更有执行力的人去超越。所以,我们不是在和某一个企业、某一个人赛跑,而是在和我们自己、在和时间去赛跑。

做“出格”的事,需要“出格”的人,可是人在哪里呢?实话说呢,我也觉得,世间人才难寻;我曾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看200份简历,从200份简历里再挑20-30个我“一厢情愿”认为他(她)合适的人,约过来面试,而最终要么是我觉得他(她)不合适,要么就是他(她)最后不来了。是我要求太高了吗?不,相反,我觉得不仅仅是我自己,连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界限,都相当低。而最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面试成功?是因为我发现:我一开始抱着“找人才”的想法,本身就是行不通的,因为,我去找人才,只能说明,我用不来人。

时至今日,应该不止音音一个人这样认为:人的能力,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情;因为,不确定性,太多太多。而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是:管理者、负责人,你要自己变强变大。

要把很多的“才能”,围在一起,才能称之为“团队”。我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每一个曾经和音音共事过的人,都能发挥他(她)最大的优点,并且不断地打磨和影响,最后不需要我的带领,比我更能发光发亮。当然,天助自助者。


我也来说两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茄子口腔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多输入500字,目前已经输入0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注册
评论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Sorry,评论加载失败啦~~~
抢沙发,抢沙发啦~~~